庐陵新区唤醒闲置地全力复耕复种
吉安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禾河水边,神冈山下,庐陵新区禾埠街道王家村种植的10亩黑木耳正抽出新芽。再过一个半月,将迎来第一批鲜木耳的采摘。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王家村利用闲置地复耕复种,投入35万元,发展10亩黑木耳基地,预计一年可增收10万元,解决村里40位脱贫群众就近就便务工。“12月左右可以一直采摘到明年4月份,效益好,周期短,又不影响来年春耕。”村支书邹伏根谈起选择黑木耳产业的初衷。试种成功后,王家村将开发2期110亩黑木耳基地,利用近郊游的优势,引入专业公司经营,发展黑木耳采摘、水果采摘等近郊农旅项目。
庐陵新区处于市中心城区城南板块,是市重点项目建设聚集区。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容,单禾埠街道辖区12个村就有6个完成整村搬迁,禾埠街道约3500亩闲置地亟待复耕复种。
目前,正是油菜种植黄金期,王家村的种粮大户肖文龙500余亩水稻收割后,又准备翻田种植油菜。今年,他和村里其他4个种粮大户,将全村1700亩土地流转承包,还购买了无人机、收割机、耕田机等农业机械,一年到头不停工。
“以前大家不种田,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肖文龙回想起今年旱情,稻田就在禾河边上却无水灌溉的窘境。为此,村里投入65万元,打了18口抗旱井,重修400米水渠,解决了农田灌溉难题。今年,该村将再争取300万元,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在新村,利用闲置地发展5亩羊肚菌;在宋家村,整村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水稻;在滨江街道友谊村,流转土地3亩发展皇菊种植……庐陵新区因村施策,村民自种、大户流转、村委会代种等方式并行,在禾河大道、君华大道沿线种植油菜1300多亩、蔬菜和菌菇50亩、黑木耳10余亩,带动26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文/刘玲、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罗仁瑾
责任编辑: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