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 吉水“两小两微”架起党群“连心桥”
近年来,吉水县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彻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性推行“党建+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积极推行“两小两微”社区共建工作机制,坚持以部门小资金办好民生微实事、党员小公益点亮百姓微心愿为抓手,立足于“社区要什么、结对单位有什么、群众想什么、党员干什么”,精准对接“四张清单”,开展结对共建,在 党员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
清单式征集,摸清群众急难愁盼
“您好!我是这里的网格员,请问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吗?”“我们这边需要安装一盏路灯!”……吉水县立足于群众想什么,按照社区干部进网格主动问事、附近居民进网格集中议事、社区共建单位进网格及时办事的“三事”工作法,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干部、网格长、小组长、楼栋长等通过主题党日、民情恳谈会、社区大走访、微信朋友圈、上门入户等方式,收集诸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下水道管网堵塞、基础设施破损、建设充电桩等一些社区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小问题,以及居民个人办证办照、就业就医就读、生活物资需求等方面的困难和意见诉求,汇总梳理成社区需求清单和群众诉求清单。截至目前,梳理社区需求清单16张涉及“民生微实事”387个,梳理群众诉求清单19张涉及群众“微心愿”1200余个,收集单位资源清单和党员特长清单127份。
个性化对接,服务群众精准高效
吉水县龙华社区吉水湾小区居民反映出行主要通道坑洼、颠簸,严重影响居民出行。通过社区需求清单对接单位资源清单,龙华社区共建单位县城管局根据居民需求,积极主动接单,组织人员对该路段进行修复,保障了居民的安全出行。“彭书记,您好!我家孩子需要做康复训练,可是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怎么办?"残障人刘某的母亲来到社区请求援助。在"两小两微"社区共建机制下,通过群众诉求清单对接党员特长清单,文江社区共建单位县人民医院在职党员黄二苟医生积极接单,不定期进社区为残障人刘某开展康复训练,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根据部门职能、项目资源、帮扶资金等情况,以及党员职业、特长、爱好等,社区需求清单对接单位资源清单,群众诉求清单对接党员特长清单,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组织共建、社区共治、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服务共为、解困共助"工作的双对接。截至目前,该县解决"民生微实事"487个,投入资金120余万元;解决群众"微心愿"1200多个,在职党员们累计投入资金近16万元,精准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多元化激励,党员干部乐于奉献
吉水县立足于激励党员干部如何干,探索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服务积分制管理模式,制定《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服务积分评定办法》,每名党员原则上每年至少完成15个积分的"微心愿"服务事项,依据认领数量、服务次数、群众评价等评定党员积分,建立在职党员考核测评向社区延伸机制,将在职党员进社区表现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推荐典型等工作同考虑、同测评。如在2022年8月底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城区3240名党员干部积极进网格、入社区、亮身份、践初心、当先锋,第一时间建立临时党支部159个,建立党员"吉先锋"志愿服务队625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725个。同时,在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的协调下,有序开展"敲门行动"、卡口值守、宣传引导、维护稳定、志愿服务等工作,筑起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文/许春花、李平华
责任编辑:江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