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废弃矿山变身“金山银山” —— 永新探索市场化推进“生态修复+”新路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00票  浏览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9月18日 10:45

□肖书华、龙艳红

任务重、矛盾多、投入不足,作为山区县的永新,矿石资源开采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尤为凸显,51座废弃矿山、3块灾毁退化废弃土地的全域生态修复,成为该县亟需啃下的“硬骨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永新深入践行这一发展理念,立足本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改革创新中主动作为,在先行先试中探求路径,大力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实现“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变,获评全省全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县。

现下,昔日的生态“疮疤”正逐步“愈合”,全域矿山修复后,每年可实现固碳约6500吨,释放氧气4700吨,产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6.5亿元。

投入不足——撬动社会资本,采用市场化运行

永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全域生态修复,资金从哪儿来?

永新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引进江西省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全域生态修复框架协议,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资本融合”,市场化运行模式,让废弃矿山修复问题迎刃而解。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省地产开发集团投融资代建,负责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修复后土地的开发利用等“专业活”,政府则负责项目方案、投资审核与质量把关等“监督活”,政企两方各司其职、权责清晰、收益共享。治理废弃矿山的同时,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有机结合,将相关元素植入其中,串点成线、拉线成网,以“业”养“绿”,以“古”带“土”,让矿山重建由单纯的植被恢复向新兴产业转变。

经测算,永新全域修复项目预计投资1.9亿元,产出增减挂钩规模指标1315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330亩,直接收益可达3亿元,还有新增的林地指标、废弃土石料资源利用等间接经济收益,实现收益以肥补瘦、资金整体平衡、政企利润分成。

任务重——采取先行先试,探求发展新路径

2019年启动三湾乡石口采石场示范项目,2020年启动烟阁长富山体滑坡治理项目;2021年启动龙田乡西江村裸露山体等14个治理点;2022年启动石桥镇梅田洞石灰岩矿等14个治理点……目前,永新全域51个治理点已规划统筹、分批部署,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多年开采的矿山要想全部修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永新采用规划编制、试点先行的办法,在全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点的空间分布基础上,分期分区逐步推进生态修复,着力构建“四区一水”(罗霄山脉湘赣边界片区、罗霄山脉南华山片区、禾水以南片区、禾水以北片区及禾水流域生态修复系统)的生态修复空间格局。

三湾乡石口村废弃采石矿山作为永新首个试点项目,已完成了从“山体疮疤”到文旅新景的蜕变。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县积极探求“生态修复+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治理、复绿、文旅建设“三步走”,依托三湾、井冈山等红色资源,打造成一个以基层党建为主题、有自我“造血”功能的红培基地。项目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年营收2000万元。

“石口村废弃矿山改造在我县并非个例,目前,坳南乡坳南村碳质页岩矿等8个矿山生态重构项目已初步验收,我们会进一步还原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化。”永新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

矛盾多——实行“一矿一策”,创新修复技术

矛盾化解,贵在一事一策。永新废弃矿山修复,使的就是“一矿一策”之计。根据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等情况,确定每座矿山的治理类型,初步制定修复方案——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藤植藤、宜景建景,科学确立修复目标,合理布局、统筹实施。

目前,全县确定适宜修复为建设用地的治理面积50.76公顷;适宜修复为林地的治理面积31.83公顷;适宜修复为水田的治理面积3.45公顷,适宜修复为旱地的治理面积145.71公顷。

在修复过程中,该县突破传统技术,通过边坡治理和生态重构工程,遵循生态系统构建原理,从土壤、植被、生物等方面,对项目区生态环境开展系统性改善与修复,构建出一个自生长系统。

一方面,采用削坡减载、填方续坡、截排水等多种修复措施,对废弃矿山边坡系统化治理;另一方面,综合采用植生基材喷播、液力喷播等施工工艺,结合喷灌设施养护管理,培育喷播植物自生长能力,对原来裸露被破坏的地表进行复绿,恢复其生态功能,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重塑矿区生态系统。

同时,创新采用“北斗云监测系统”,自动化在线监测,为设计施工及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永新已治理水土流失80余亩、新增林地60余亩、盘活废弃土地资源70余亩、恢复生态功能区100余亩,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

顶:4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4 (3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28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2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万福人大代表扎实做好抗旱工作
  • 下一篇:吉安县“链”出电子信息产业新动能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