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畲族乡:打造“石榴籽”党建联盟 擦亮“吉先锋”名片
吉安新闻网青原讯(李林晗)今年以来,青原区东固畲族乡结合7个少数民族村村情特点,创新打造“石榴籽”党建联盟,唱响“吉先锋”品牌,推动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频共振,形成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党建+”树牢民族团结“风向标”。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扎实推进“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两个共同”宣传教育,促使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共识,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培训班等形式,教育引导联盟党员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抓紧抓实抓好各项民族工作任务落实。挂图作战“1+1+N”党建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党建+”深度融合模式,创新打造“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体”,结合少数民族村居住状况,以党小组网格为单位建立管理台账,不定期开展走访服务,构建起全方位引领、全领域统筹、全要素集聚、全覆盖推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激活民族团结“红细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以组织力为核心,激励联盟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以民族节日文化品牌宣讲党史,整合畲族节日、民俗文化、乡村资源,推出“二月二”庙会、“晒冬节”等活动,在举办活动中把“颂党恩”作为重要内容,用畲语唱响红歌《东方红》《我爱我的祖国》,促进文化共融共通。以红色文化主题开展民族红色特色主题班,围绕红色故事、井冈山精神、东井冈历史为联盟党员上课48次,增强少数民族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把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要求,建立少数民族村“小小红色讲解员”队伍,收集整理红色故事100余个,义务为群众和游客宣讲。将“重温革命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题和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建设文化墙,丰富宣传栏,以多元化教育为手段,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党建+”搭建民族团结“幸福桥”。充分利用“党建+干群夜话”品牌效应,开展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三单式”服务机制,服务群众5100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80件,有效解决问题78件、办结率达97.5%,积极回应少数民族群众的民生诉求。创新推进民生领域“微改革”,探索“党建+养老服务”,建立7支无职党员居家养老服务队,打造9个老人颐养之家,实现少数民族村老人颐养服务全覆盖。在联盟中开展推行“党建+乡贤”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选定乡贤563名,聘任“杨慧芝式”乡贤调解员55名,守护多彩畲乡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