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闻令而动,铸就红色“钢铁长城”——吉安市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吉先锋”聚力战疫情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勇敢“逆行”,与时间赛跑,同病毒作战,他们是医生、警察、志愿者、快递小哥……他们是父母、妻子、儿女、师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吉先锋”。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争当“吉先锋”,聚力抗疫情。他们身穿红色马甲,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践初心、担使命,让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那一抹令人心安的红色,铸就了一座坚固的红色“钢铁长城”,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
发出“动员令” 吹响“冲锋号”
疫情就是命令,党旗就是方向。
9月3日,我市首批60名“吉先锋”党员突击队员闻令而动,扛旗出征。“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我是党员我争先,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倍感光荣。”来自市应急管理局的首批“吉先锋”党员突击队队员刘济泉表示。
9月1日,我市下发《争当“吉先锋”,聚力战疫情——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倡议书》,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
这是一份份向险而行的“动员令”,这是一声声攻坚克难的“冲锋号”。我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抽调120名政治坚定、作风扎实、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干力量成立12支“吉先锋”党员突击队,深入管控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示范带动全市17万余名党员建立821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一线、冲锋在前。
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先锋队。我市坚决落实“三个就地转化”,广大党员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就地转为网格员,就地转为宣传员。他们当中,有的化身“大白”,在核酸检测点帮助扫码、维持秩序;有的变成“小喇叭”,宣传防疫政策;有的变身“快递小哥”,帮助群众线上团购、搬运物资……他们是党员,他们是“吉先锋”,他们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战斗“最前沿” 争做“吉先锋”
“我是党员我争先”“我向社区报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戴党徽、亮身份、走在前、作表率”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是党员我争先、我是干部我创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危急关头、危险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出矢志守护平安的“大白”: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盛忠兰居住的小区被封控后,她主动向社区报名核酸采样志愿岗,一趟趟爬楼,一个个采样,任汗水一遍遍浸湿衣服,她不后悔,她说:“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不去谁去!”
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出并肩逆行“夫妻档”:市委党校的党员曾彬洛和同为党员的妻子肖珣,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他们说,“只有守住了大家,才能有小家。”市委办公室王夕福和他的爱人刘梦第一时间加入了抗疫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说,“我们多做一点,就多了一份希望。”
在这场战“疫”中,涌现出共赴“疫”线的“父女兵”“母子兵”:吉安县的伍金华、伍婷父女共同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虽处不同岗位,父女俩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并肩作战,携手逆行抗疫;聂贵秀是永丰县鹿冈乡巷口村村干部,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儿子刘嘉欢受母亲影响,也加入到抗疫队伍中。
……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有身怀六甲还主动请缨的吉安县公安局森林分局“80后”的大龄二胎妈妈罗桂艳,有援鄂“老兵”再战“疫”线的吉州大队兴桥中队中队长乐洪水,有退休不退缩的永丰潭头乡神口村老支书何世义,有新干城上乡丰乐村79岁老党员李三祥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
临时党支部,作用不临时。我市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以小区或楼栋片区为单位组建临时党支部,以严密的组织体系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共成立临时党支部41个,下辖152个党小组,覆盖9个街道41个社区,实现临时党组织全覆盖,凝聚起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八方“聚合力” 同心“共抗疫”
不见面,画传情。吉师附小老师聂依明用笔画下孩子认真学习的样子,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通过这种方式与孩子们在微信群里互动,关心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鼓励孩子好好宅家抗疫情。
在永丰县潭头乡,乡贤陈稀林积极参与潭头大桥卡口值班,还向潭头乡政府捐赠抗疫资金和生活物资。他说,“希望这些防疫物资能够帮到大家,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今年中秋,团圆之意更浓。我市文联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秋”主题,创作了《吉先锋》《最美天使》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抗击疫情传递精神力量。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日前,经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从代市委管理党费中划拨100万元,用于支持吉州区、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疫情防控工作,每个县(区)各20万元,以此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表示关爱关怀。
针对临时党支部反映的防疫物资紧缺问题,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协调2万余枚N95(KN95)口罩、2000余副医用手套和500瓶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送到一线人员手中。针对夫妻双方均参与疫情防控无人看护小孩的问题,探索组建暖心服务团,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
此外,我市组建“吉先锋”心理服务突击队,并把支部建在突击队上,下设7个党小组,第一批41个心理咨询师对接市中心城区41个社区,为疫情防控期间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熠熠生辉,凝聚起吉安战“疫”的磅礴力量。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罗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