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峡江以小见大厚植红色“三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15票  浏览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9月18日 10:44

原标题:

小财政大投入 小切口大宣传 小课堂大引领

峡江以小见大厚植红色“三力”

吉安新闻网讯 近年来,峡江县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小见大厚植红色“三力”,认真写好吉安“三区”建设峡江篇章,使红色资源优势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小财政大投入,夯实红色保障力。峡江县高度重视红色遗存保护利用,克服财政吃紧现状,加大对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展陈的经费投入。重点打造“巴邱古巷记忆”工程项目和仁和镇仁和村、巴邱镇北门村、金江乡新溪村等5个特色红色名村;改造提升峡江第一党支部旧址——梅元魁星阁。同时,县财政2022年预算安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红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保护、日常管理修缮、免费开放等,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

小切口大宣传,增强红色影响力。该县立足本土禀赋,盘活红色资源。积极挖掘革命文物,精选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申报《江西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将仁和渡口(仁和红三军团赣江东渡遗址)作为申报省保储备项目;征集收藏了44件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献,包括曾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关峡江(罗坊)会议的回忆答复,革命圣地照片,省委革命史研究室翻印的苏区革命历史档案等;围绕发生在峡江的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活动,深入挖掘整理,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峡江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峡江历史第二卷》,组织创作了《印象峡江》《英雄儿女刘晋仔》《铜盆盛真情》等文艺作品,编印了《峡江红色革命故事》《峡江革命英烈》发放给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让学习教育见英雄、见事迹、见精神。

拓宽载体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依托峡江会议旧址、红三军团仁和会议会址、金江乡梅元支部旧址魁星阁等红色革命旧址,开展全景式教学。每年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各界人士开展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今峡江会议旧址已成为峡江县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和网红打卡地,年接待观众8万余人次。同时,按照“创作一台胡唐武、石玉莲红色剧目、建设一个红色驿站、设计一个红色书吧、开展一次红色讲解、每乡镇设立一个红色电影场地”的思路,不断强化五个红色文旅阵地。

小课堂大引领,提升红色传承力。该县筑牢干部信仰之基,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布局和课程体系,纳入党校必修课,通过讲活历史故事、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等形式,打造党校《峡江党史》精品课程。今年3月初,在江西干部网络学院上线的“峡江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网络培训班暨新时代基层干部网络培训班”,将《红土地上的初心与使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纳入课程内容,有效提升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厚植学生爱国之情,将思政教育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参与度,让思政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坚定全民感恩之心。发挥英模人物、烈士亲友、驻村干部、红色宣讲员、小小讲解员等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中小学校、文化广场、红色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白灵

顶:4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3 (3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4 (36次打分)
【已经有32人表态】
  • 上一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争当保供主力军 齐心协力保民生
  • 下一篇:[打造模范机关我们这样干——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访谈] 聚党心 赢民心 心连心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