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作示范 勇争先 感恩奋进谱新篇] 党建引领一条心 基层治理一盘棋——庐陵新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掠影
□郭海华
行道树郁郁葱葱、休闲公园风景秀丽,柏油马路宽敞有序、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街坊邻里和谐互助、文明传播氛围浓厚……漫步在庐陵新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庐陵新区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增强治理能力、服务居民群众,全力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格局。
高位谋划推动 小社区融入了大格局
注重任务和责任同步明确。庐陵新区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将其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列新区2022年“七大提升行动”之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五个专项工作组,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有人抓、专人管。召开提升工作推进大会,邀请街道社区干部、辖内各物业公司经理和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共180余人参会,进一步压实责任。同时,印发实施方案、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就城市基层党建、物业服务、信访化解、网格化管理等方方面面系统谋划、统筹部署,让小社区融入新区治理大格局。
注重履责和督办同步推进。建立双月工作汇报点评机制,采取街道党工委、局室“一把手”汇报,分管领导点评、新区主要领导总评的方式,全面掌握了解工作落实情况,并及时分析研判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压实责任。今年以来,召开双月点评汇报会3次,找出并解决问题17个。同时,由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牵头,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下发整改监察建议书,督促整改落实。
注重考评和奖惩同步落实。建立季度“担当之星”评选机制,着力选树、宣传一批“敢担当、善作为、快落实”的攻坚能手。同时,对落实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及个人进行约谈。今年以来,选树基层治理担当之星2批7人,约谈干部5人。
突出党建引领 小网格提升了大治理
健全基层治理的组织网。将原有的146个社区网格优化调整为115个社区网格。根据党员分布情况,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形式,在115个网格全覆盖成立112个网格党小组,并在网格中培育62名党员中心户,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体系,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一贯到底。
提升网格管理的硬实力。以网格为基本单元,按照“1+1+N”模式,即1个网格党组织、1名专(兼)职网格员、N名普通党员,配齐配强网格管理人员,凝聚社会各界参与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采取转岗、招聘的方式,将一批公益性岗位、社区招聘人员转岗为专职网格员,目前已配齐58名。合理配齐政策宣传员、城管巡查员、矛盾调解员、平安排查员、报到服务党员。建立党内活动到组、思想教育到组、信息收集到组、议事协商到组、纠纷调解到组工作机制,将人、事、地、物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工作延伸到每个“神经末梢”。
构建事件处置的信息流。一方面,整合网格资源。以现有的115个社区综治网格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城管、信访等各类网格,实施组团式服务,打造“全要素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网治理”。另一方面,建立“收集——梳理——分流——处理——反馈”信息处置链。由网格员对网格内服务管理对象“人、地、物、事、情”定期走访排查。由社区牵头,对收集的社情民意分类梳理。由街道对社区上报的清单进行分办,切实做到了党组织离群众最近、懂群众最多、帮群众最快。
聚焦品牌创建 小改革撬动了大服务
开展党建品牌提升行动,引导各级党组织聚焦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中的细枝末节和微小切口,再改革、再提升。在推动社区治理方面,探索实施以“夯实一个组织堡垒、组建一支共治队伍、健全一套自治机制、树牢一个法治理念、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推广、更迭升级。在促进三治融合上,探索“一强两翼三治”模式,围绕“自治有序、法治有力、德治有效”的目标,推进建立自治、法治与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健全自治机制方面,全面推进“一个党建引领核心、组建三支队伍、创新四项机制、提升N类服务”的“1+3+4+N”红色物业模式,构建完善“社区党支部+物业企业党支部+业委会党小组”党建组织体系。在服务群众方面,建立“党员敲门”机制,组织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网格员每月开展一次“敲门行动”,深入居民家中、村组一线、项目现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