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峡江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吉安新闻网峡江讯 “无人机飞防不仅效率高,而且雾化程度高、覆盖面广、植保效果更好。”5月31日,峡江县水边镇种粮大户叶林春操纵着植保无人机在进行喷防作业。近年来,峡江县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总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推广良种良法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峡江县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突出抓好早稻生产,稳定双季稻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薯类、玉米等旱粮作物。同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程,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8个方面建设任务,仅去年就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2.5万亩,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此外,该县持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好酸化耕地治理与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项目,持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有效提升耕地地力。
在稳定种粮面积和提升地力的基础上,该县全力实施科技惠农工程,通过科技创新技术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该县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平台,加强与大院大所对接,实施农业科技领域“揭榜挂帅”项目和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农业科技小院。同时,不断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特派团建设,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科技服务,并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挖掘培养一批“田教授”“土专家”和种田能手。此外,该县持续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机械化等农业种植新技术;推进农机新技术应用,更新农机购置和报废补贴政策,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开展托管经营、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一站式”农业生产服务,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文/陈福平、记者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