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胜利村——党建引领 从胜利走向“胜利”
“大爷,您的转院手续已经办好了。护理员我们帮您找好了,您就放宽心在这里养病,不用担心。”近日,颜伟一手挎着水桶、脸盆、保温壶等生活用品,一手将佝偻着身体的颜根瑞扶进永新县中医院的病房。
58岁的颜根瑞,是龙田乡胜利村的五保户,膝下无儿女的他独自生活了大半辈子,直到颜伟的出现,一切都有了改善。
“颜书记好啊,现在干部作风好啊,我从住院、转院到医疗报销,全都是村里干部帮忙,车接车送,要是我一个人,早就撑不住了。”躺在病床上的颜根瑞又开始和病友们夸起了村里的干部。
村支书颜伟、村副主任颜文亮、村会计马丽芬……一个个党员干部,就是一个个模范先锋,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凝聚成胜利村攻坚乡村振兴的一支“铁军”。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年初,村“两委”都会召开大会,全村党员、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悉数到场,从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处等群众关心的工作出发,提出需求,建言献策。村“两委”按照提出需求的轻重缓急“排表作战”,村里能解决的“马上就办”,需要政府支持的实时上报,跟踪对接。以该村环村公路为例,从路线设计、房屋拆迁到土地流转和新建桥梁,重要流程都经过大会详细讨论和具体分工,村委向外争取资金,党员干部向内逐步落实,群众热心配合,终于在2019年顺利通车使用。村民们出村的时间,缩短了近半个小时。
同时,胜利村村“两委”与时俱进,以党建为引领,吸纳“90后”和高学历村干部注入新活力;制定“月考评、季汇总、年评议”的考评机制,用成效作为考量干部的标准,增强了党群服务执行力。
乡村要振兴,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永新县海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龙南种养专业合作社、家门口的“车间”……一个个产业的落地,给该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特别是2019年建成开工的电子车间,不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提升了社会风气。村民张玉林说:“我现在不用离开孩子去外面打工,家门口就业每个月也能有3000多元的工资。大家都有事做,纠纷也少了。”
该村村集体也吃上了产业“红利”,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5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6000元提高到2021年的近3万元。颜伟骄傲地说:“我们用党建引领来推动乡村振兴,让我们的胜利村早日走向‘胜利’。”
文/文深华、周智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