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县龙源口镇: 扎实推动“四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吉安新闻网讯 近日,永新县龙源口镇坚持以常态化学习、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制定了“三四三”模式,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建立“三项机制”。建立干部讲堂机制,通过主要领导带头讲、班子成员领着学、党员干部分享学等多种形式,印制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实地研学机制,依托龙源口大捷桥、秋溪乡党支部旧址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走读、红色研学、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建立研讨交流机制,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党员轮流发言谈认识体会,搅动干部思想深入学。
完善“四个到位”。调查走访到位,组织全体镇村干部下沉至农户家中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上门了解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逐一登记在册。反映渠道到位,在各村设立便民服务点,采取“一张桌子、一本册子”的形式,针对群众申请办理的服务事项,能办理的当场就办,不能办理的及时做好登记,限定办结时间,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群众监督到位,在办理民生实事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邀请群众进行全程监督。办结反馈到位,每个民生项目、每批民生实事办结后,均在村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对现场反馈办结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抓牢“三个层面”。抓牢镇、村、党员“三个层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开展。建立班子成员领衔领办项目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一批民生项目,要求一名班子成员领衔一个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旅游公路、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民生实事。完善村干部坐班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倡导“马上就办”,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尤其是龙源口村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实行8小时坐班,既服务当地群众又服务外地旅客,群众反响较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机关党员分组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聚焦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在攻坚克难一线锤炼党性,化解难题。
龙源口镇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批民生实事圆满解决,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