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八村共建基地 三方共享红利 百嘉“飞地”养鸭养出集约振兴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76票  浏览2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4月02日 17:30

吉安新闻网讯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主要课题。万安县百嘉镇距离县城10分钟车程,土地金贵、用地紧张,针对各行政村产业发展用地紧缺问题,该镇坚持集约理念,创新探索“飞地”模式,借力实力企业,将全镇8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打包”,选定一个村的闲置地,共同发展肉鸭养殖产业,实现了企业盈利、农民获利、集体增利。

用地紧张制约产业发展。“找不到合适的地块”是百嘉各村普遍存在的苦恼。为推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镇立足实际找门路,成功“牵手”温氏集团,准备发展效益较为稳定的肉鸭养殖产业,却发现各村都拿不出地块来建鸭棚,只有黄南村有块符合要求的闲置地。怎么办?该镇大胆创新,探索以黄南为点,其他7个村“飞”过来,根据各自实力,分别建设1至2个大棚,共同打造9个大棚连片的肉鸭养殖基地。

既借力温氏集团,又集中产业扶贫资金和帮扶单位吉安市检察院的帮扶资金,黄南村全面完善了基地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将基地打造成了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殖基地。同时,该镇坚持村党总支引领,9个大棚统一承包,由温氏集团托管,从种苗到养殖到销售,全过程深度合作,并优先安排村里的脱贫户、重点监测户进基地务工。

黄南村党总支书记李小文,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个鸭棚,村集体可得年租金6.8万元;1个鸭棚一批能养1万只鸭,养得好,一批鸭就能赚8万多元,1年能养3.5批鸭,少说收入也有20多万元;长期在基地务工的群众,1个月工资能挣到4000多元……“你看,是不是真正的企业盈利、农民获利、集体增利?”李小文笑着说,“这一个基地,给8个村的村集体都带来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底气!”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蒋阿平、朱文洁

顶:3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1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3 (24次打分)
【已经有25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9次主任(扩大)会议 廖宏主持
  • 下一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文化芬芳润万家——万安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小记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