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驰援核酸检测一线 他们与病毒近距离“赛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者:欧阳百惠
热度117票  浏览438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3月29日 10:26

  近日,上海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单人单管190万份以上,这背后需要强有力的核酸检测能力的支持。这两天,经过相关部门的允许,记者来到一家核酸检测机构,记录下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人员是如何与病毒近距离“赛跑”的。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SIMM是我们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缩写,下面是我的名字陶泠雪,大家互相之间认不出来,只能在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陶泠雪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自3月份以来,随着上海核酸检测量的激增,所里号召专业人员报名参加核酸检测工作,陶泠雪和100多名同事报名参加,分散在各个检测实验室。陶泠雪所在的实验室共有6名志愿者,他们要负责样品处理、核酸抽提等五道工序,一个上午,检测了2000多个样本。按照“十混一”混采方法,2000个样本即为2万人的核酸结果。在记者采访时,实验室里正好检测出阳性样本。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刚才我们测到阳性样本正在复检,阳性样本要尽快送到检测间,希望我们尽快地把这个阳性样本确定下来。

  核酸检测工作是在和时间赛跑,可对于陶泠雪他们来说,最容易忘记的就是时间。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在没有窗户的实验室中,他们又错过了饭点。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我们现在上午的样本刚刚检测完,把我们下午需要的这些检测试剂进行一个分拣。

  记者:饿吗?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跟你说话觉得有点饿了,刚才不觉得。

  下午一点钟,志愿者们才走出实验室。五个小时下来,有些腰酸背痛,口罩也在脸颊上留下一道勒痕。饭后,等待他们的仍是满满的样本。陶泠雪告诉我们,这家检测机构有150多名检测工作人员,其中有不少像她这样的志愿者,大家分两班轮换检测,每个班12个小时,最辛苦就是上夜班的志愿者。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夜班的老师可能在白天还有自己的工作,我们过来接班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真的很不容易。

  据了解,本轮疫情暴发后,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760多名志愿者先后驰援检测一线,和病毒比速度抢时间。

  检测机构负责人楼敬伟:有研究生的导师,也有大量的博士后,在这个时候先统一到这里,先来做这些低端的、重复的PCR检测的活,很感动,也很意外。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陶泠雪:虽然说觉得可能停不下来或者怎么样,但是又感觉自己为这次抗疫尽了份力,就觉得特别有动力,我们大家都会努力加油的!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 0 B )

顶:5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5 (4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5 (20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8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致敬幕后英雄 | 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志愿者:24小时和病毒赛跑
  • 下一篇: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