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一位农村致富能手的创业历程——记青原区富田镇喜来富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根群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70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2月21日 20:25

青原区富田镇炉下村的张根群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大学毕业后,她放弃在外的高薪工作,毅然返乡创业,组建了青原区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立志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时代农民,在农村广阔的天地耕耘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该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纽带”。

回乡创业种蔬菜

作为一名“90后”,通过高考,她走出乡村,在大学实习期间开始自主创业。通过努力,她当上快捷快递上饶总代理。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远赴非洲从事服装外贸生意。工资越来越高,她思乡的情感却越来越强烈。

在国外的工作经历让她更注重食品安全。想到自己的家乡——富田镇炉下村地处白云山脚下,大片闲置土地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而且父亲也经营着60亩蔬菜基地。经过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她回到家乡创建了喜来富蔬菜种植基地,开启了创业之路。

财经专业的张根群对种菜是“门外汉”。返乡后,她除了向老菜农讨教、通过各类科普书籍自学外,还聘请省级农科专家、区级农业科技人员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制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基地蔬菜的产品质量。

短短两年时间,她将父亲之前经营的60亩蔬菜基地扩展到现在的700亩,新建大棚100多亩,无公害时令蔬菜近百种,年产蔬菜产品4000多吨,使之成为吉安市较大的蔬菜基地之一。合作社在为社员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月人均收入增至3000余元。

势单力薄创业难

创业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蔬菜基地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张根群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她操心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她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吃了不少亏:涨水没有提前应对,大片蔬菜被淹;自己种植技术不成熟,种出来的蔬菜质量不高,卖不上价……

张根群深知,不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前的努力都会白费。于是开始找寻问题根源:难道自己身边没有帮手?

身边人才不少,自己怎么还这么累?原来,作为合作社“一把手”,基地事事只靠她一个人。上百名社员个个把她当老板,把自己当“打工仔”,合作社种什么、种多少、怎么提高产量,他们一概不关心,只关注每月工资有没有拿到手、每年分红涨没涨。

农民工会解难题

知道了“病因”,“对症下药”就可以了。如何提高社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为基地发展献计出力呢?

2018年,张根群在富田镇工会的指导下,创新成立吉安市首个农民工会,将100多户农民联合在一起,将合作社变成一个农民创业团,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一块抱团创业。工会会员每周开一次会,大家都争相为合作社出谋划策,讨论合作社种什么、养什么。如今,社员都变成张根群的“合伙人”。

有了众“合伙人”的帮助,张根群肩上的担子终于减轻了。看着身边的人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她感受到返乡创业的快乐,荣誉也随之而来。她先后被评为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江西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省女创业带头人、吉安市创新创业女青年;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全省优秀农民合作社;张根群家庭也被评为江西省最美家庭。

文/彭生苟

顶:6 踩: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2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85 (20次打分)
【已经有23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茅坪镇马源村加快振兴发展
  • 下一篇:青原农技师送上防寒抗冻宝典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