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
吉安新闻网青原讯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青原区快速行动,精心部署,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以办实事的成效凝聚民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全面摸排访民情。区、乡、村三级工作人员全面深入各村组,对全区所有在册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低收入等共计5279户困难家庭开展大排查、大走访。通过排查,该区新增纳入低保63户127人,纳入特困供养10户10人,纳入临时救助331人。此外,该区民政局班子成员带队分成5个小组,奔赴各个乡镇(街道),通过召开座谈会、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共计39个。
提质增效解民忧。该区投入55.2万元,向社会公开招聘20名专职社会救助服务人员,承担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入户核查、经济状况核对、政策宣传等工作。全面组建主动发现困难群众的乡镇(街道)驻村干部、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村(居)小组长约1500人的“三级信息员”队伍,信息员把救助政策第一时间带给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同时,针对行动不便、自主申请有困难的特殊家庭,实行上门服务和主动代办。该区还在全省率先实行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低保审批办结时限从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
创新服务暖民心。该区在河东街道、天玉镇和值夏镇进行试点,聘请专业服务机构对分散特困对象开展照料护理、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服务。今年以来,全区为84名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累计提供上门服务900余次,服务满意率达100%。此外,该区民政局还将党群服务和社会救助深度融合,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通过开展“四点半课堂”“点亮微心愿”等活动,为83名困难儿童提供教育关爱服务,完成困难家庭“微心愿”129个。
文/彭生苟、邓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