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大棚“种”出好日子——永丰县恩江镇岭上村发展蔬菜产业小记
近日,笔者走进永丰县恩江镇岭上村,只见田野里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着,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铺展在面前。近年来,岭上村立足实际,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探索“党建+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岭上村有13个自然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是典型的薄弱村。2019年,依托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政策,岭上村投资80余万元,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种起了小白菜、空心菜、辣椒、梨瓜等品种,通过订单收购等形式把农户嵌入产业链。“现在,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近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邓武游高兴地说。
恩江镇采取“党建+智富农场+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构建起党建引领效果好、乡土人才支撑强、集体经济参与高、扶贫利益联结紧的智富农场发展格局。岭上村投入10多万元,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调动村民种菜积极性,村里蔬菜大棚基地带动了15户贫困户参与经营种植,辐射带动33户贫困户。2020年,岭上村3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岭上村一个蔬菜大棚内,负责管理的村民在忙着摘芹菜和萝卜。“村里刚开始搞大棚蔬菜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没底,经过大家的努力,还真的种出了些名堂!”岭上村村民李秋艳对笔者说。近两年,蔬菜市场行情不错,2020年岭上村仅空心菜就亩产1.2万多斤,亩均销售额突破4万元。
为让村民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岭上村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管理局,邀请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从种植、管理、收获等各环节进行田间授课。“真没想到种蔬菜还需要这么多的技术。”在田间除草翻土的邓祖松和邓武意感叹,他们是第一次种植大棚蔬菜,按专家的指导,什么时候育苗、浇水、施肥、除草、采摘,他们一点都不敢马虎。如今看着大棚里的丰收景象,邓祖松笑着说:“真没想到我也能种出这么好的蔬菜,现在是芹菜产量高峰期,每斤卖到6元钱,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如今的岭上村,集体强了,村民富了,村貌变了。昔日的薄弱村从大棚里“种”出了好日子,村集体经济收入一跃成为全镇“榜首”,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附近的泽泉村已经流转了30亩土地准备建设钢架大棚,就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多次向我们取经。恩江镇推动村党支部‘联姻’,集体经济强、产业发展好的村党支部与弱村结成对子,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邓武游说。
文/肖晗、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