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条例》 讲《条例》 用《条例》] 党校要发挥思想淬炼主阵地作用
●曾彬洛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突出政治素质,注重分类分级,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把思想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
加强思想淬炼,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的,之后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又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并始终位列培养措施的首位。淬炼,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是指将加热至红热的金属立刻浸入冷水,从而增加物体的强度和硬度。习近平总书记用“淬炼”二字,形象深刻地阐明了加强干部思想教育的方法路径和目的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干部素质培养,首要的是对思想进行淬炼。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理应在此方向发力,努力建设干部思想淬炼的主阵地。要通过党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性锻炼,对干部思想进行冰与火的反复淬炼,帮助干部筑牢思想基础,去除思想杂质,打破思想枷锁,培养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要坚持理论热运行和研讨冷思考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学中心内容,增加经典原著导读的教学占比,引导学员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升教研人员素养,将理论课程讲好、讲透、讲活,让学员听得懂、听得进、听不够,启发学员自主学习,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案例式、情景式教学,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学员学习后的交流研讨,固定分组定期开展学习讨论,理性客观地分析学习中的困惑难点,交流学习收获体会,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学习热情,防止浅尝辄止、学而不思,做到学学相长、融会贯通。
要坚持精神热激荡和自我冷剖析相结合。加强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学,通过互动教学、现场教学,帮助学员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要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提升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感人的经典线路,推进红色培训标准化教学,将红色基因融入学员血脉,增强干事担当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四史”教学,深化学员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之不易的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坚定学员的人民立场。同时,要在学员受感动、受震撼、受教育的基础上,严格学员的党性锻炼,定期开展党性分析,对表对标革命先辈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和举措,将“一瞬间”的感动转化为“一辈子”的行动,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
要坚持思想热碰撞和问题冷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央、省委、市委重点目标任务,聚焦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开发精品课程,启发学员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安排教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开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吉安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好案例,通过本土案例增强学员代入感,促成思想碰撞,拓宽工作思路。要加强实战演练,设立疫情防控、矛盾调处等虚拟情景,让学员置身于设定的纷繁复杂的环境和身份角色,应急处置各类问题,强化学员破题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要将学员通过学习激发的热情引导到破解本地实际问题上,组织学员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解剖麻雀、冷静思考,安排教研人员合作攻关,形成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资政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