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重点项目建设进行时] 长虹卧波 合龙在即——赣江大桥建设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182票  浏览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2月04日 15:23

12月2日,建设中的市中心城区赣江大桥。据悉,大桥建设已经完成了85%的工程量。其中,路基完成100%,桥梁完成90%,仅剩少部分桥梁以及路面附属工程,预计12月10日边跨合龙,12月底中跨合龙,明年“五一”前竣工通车。记者熊联权 摄

十二月,正是霜寒露冷、黄叶凝露成霜之时。奔流不息的赣江,展示别样风采。

12月2日,记者行走在市中心城区赣江大桥施工沿线,放眼望去,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来车往,趁着天气晴好,建设者们忙得热火朝天。大桥在阳光照耀下,宛如巨大的“笔架”安静地横跨在赣江上,正在等待过往的车辆书写美妙的华章;又如破茧待飞的银蝶,准备在这山清水秀的城市里翩翩起舞。

“目前,大桥建设已经完成了85%的工程量。预计明年‘五一’前竣工通车……”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赣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汪林告诉记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进场一片荒芜,到边跨即将合龙,回忆过去挥洒汗水的日日夜夜,赣江大桥建设者们心里无不感触万千。他们与时间赛跑,跑出一路精彩,跑出一路荣光。

抓品质 齐心协力迎“大考”

百年大桥,品质为要,对建设者而言,创建品质工程,无异于一次“大考”。赣江大桥工程建设伊始,即秉承着“高标准、严要求,创建品质工程”原则,注重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创新探索破难题。谈起赣江大桥建设工程在桥梁基础建设、新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探索,汪林如数家珍:水下无人探测,使工程师实时掌握水下情况,解决桥梁建设顽疾;气举微创新解决浅覆盖层区域钢板桩入岩深度不足难题;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加快施工效率,提升测量效率和精度。

“智慧工地”控品质。项目部通过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配置的数据实时传输系统,进行深度研发,通过APP反映到手机终端,实现前台后台无缝衔接。通过这项程序项目可以更好掌控混凝土施工品质,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安全积分”促安全。项目实施安全积分制管理,对从业工人每月进行积分考核结算,高于80分即可在工地现场的工友自动超市里免费用积分换购物品,低于60分需接受不少于6学时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通过此举,将过去传统安全处罚改变成有奖激励,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积极性,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抢工期 跃马扬鞭催征程

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不成也,必在慢之。

汪林说,赣江大桥工程有三大“拦路虎”——洪水、疫情、水中建渣,成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洪水两次,疫情两次,水中建渣使得水情、地质条件复杂,给项目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时不我待,快马加鞭。

“必须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就是我们的唯一选项。”

战洪水,项目部加强预测,做足预案,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了水中桩基及承台施工,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控疫情,项目部对疫情严防死守,同时针对期间外地工人难以及时到岗的实际困难,加大了本地员工招收力度,优化施工组织安排;

斗建渣,通过创新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首次在赣江上实现大桩径基础旋挖钻施工,将以往半个月的成孔期缩短为8小时……

为做到既抢工期,又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常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召集大桥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等相关人员,一起研究如何抓进度,如何把好质量关,常常是挑灯夜战,通宵达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汪林表示,赣江大桥建设者们将紧抓晴好天气,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力争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确保路面工程按照计划节点顺利完成。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徐瑞春

顶:10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5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52次打分)
【已经有57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市直机关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 肖玉兰出席并讲话
  • 下一篇:湘赣边互融对接 异地使用添“新友” 吉安市与株洲萍乡宜春签订住房公积金协同发展合作公约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