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治安防控“新样板”——吉州区文山街道西苑社区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安防小区小记
只要刷脸就可以自动开门、每个单元楼进出口都安装了摄像头防止陌生人尾随、高空抛物防范系统保障行人安全……在吉州区文山街道西苑小区内,处处都充满着科技感,居民随时随地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安全。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吉州区文山街道西苑社区整合党建、综治、业委会、物业等网格资源,在西苑东区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安防“智慧小区”,解决了小区多个安全难题,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物联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被充分运用到了小区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采用多维信息动态感知采集体系,有效构建起了治安防控的“最后100米”。西苑小区作为全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智能安防小区,也为全市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
不论是防盗还是防火,在实有人口2021人且大部分为40岁以上人员的西苑小区,显得尤为重要。西苑小区是1999年交付使用的国家安居工程小区,总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由20栋建筑51个单元组成。
“现在的单元门不仅能识别人脸,还能直接在手机上开门,实在太方便了”,已经在小区居住20年的肖女士对现在的智能安防系统赞不绝口。她告诉笔者,以前的小区安防设施很简陋,搞推销的、贴小广告的这些外来陌生人很容易就能进来,现在小区里到处都是监控,进入单元楼还必须刷脸或者拨打业主号码,经过同意后才能打开门,安全多了。
西苑小区的智能安防建设包括平台建设和前端硬件建设,有102路单元楼视频监控、51套人脸识别门禁、1套车辆道闸、29路公共区域监控。此外,小区内还安装了智能电动车充电棚,既规范了停车,也杜绝了以往住户私拉电线充电的危险行为。为保障电动车充电安全,智能充电棚内也安装了摄像头和火灾报警装置,一旦发生火灾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并将信息发送至消防平台。
除了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智慧的服务外,小区的人脸门禁系统、出入口车辆道闸系统、电子围栏系统、大门AI人脸识别系统等均与相关警务平台进行了对接。进出小区的人员都会被系统实时抓拍并识别,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人员身份信息并在平台中加注身份标签。对录入公安系统的嫌疑人员,系统会自动报警,实现小区进出人员情况全掌握,提高预测预警、抵御风险、动态管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大降低小区的案发率。
该小区通过现代化的技防手段,真正实现了人口、车辆、房屋的动态管控,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服务,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自从有了智慧门禁和人脸识别,闲杂人员再也不能随便进来了,我心里踏实多了。”小区居民刘大爷激动地说。
文/罗蓉、周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