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吉安市六大富民产业提质增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93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3:50

吉安新闻网讯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不断发展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药材等六大富民产业,农民收入得到有效提高,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井冈蜜柚已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吉安特色的富民支柱产业。全市大力实施井冈蜜柚“6611”工程,加快推进井冈蜜柚产业“四化”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建立健全生产标准体系,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产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产业带贫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全市蜜柚种植总面积达38.4万亩,面积位列全省首位。据统计,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帮扶带动2.5万户脱贫户发展以井冈蜜柚为主的果业6.8万亩,户均增收1800余元。

绿色大米品质不断提升,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进。我市大力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和“井冈软粘”等优质稻品种,积极引导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及种植户签订“井冈软粘”优质稻生产订单合同50.03万亩。在进行标准化订单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绿色稻米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完善“四图五清单”,打造江西井冈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一江秋粮油有限公司等大米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全市绿色稻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市新增绿色水稻面积20.49万亩,总面积达123.9万亩。

有机茶叶种植规模稳定,产业布局优化,品牌效应初显。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由扩规模向提质增效转变,种植品种上采取早、中、迟熟品种搭配,区域布局上形成以遂川、万安等地为主的绿茶产区,以井冈山为主的红茶产区,以永丰为主的白茶产区,以万安、安福为主的黄茶产区。重点打造了“狗牯脑”茶品牌,已有30家茶叶企业共享“狗牯脑”品牌。目前,全市共有茶叶绿色食品认证1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2个;共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39家,5000亩以上茶叶基地5个,1000亩以上茶叶基地32个。

有机蔬菜规模变大,效益变高,丰富了居民“菜篮子”。目前,播种面积以平均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增长,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永丰县被列为全省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蔬菜生产从过去农户分散种植、露地生产的传统模式向统一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设施种植的高效益模式转变,蔬菜产品从以前单一的鲜销,逐步向冷链仓储、精深加工延伸。我市还签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城市之一。

全市特色竹木251.86万亩。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2021年度省级毛竹低改项目实施,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有力打造“井冈翠竹”品牌,支持东方名竹、井红饰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油茶新造面积5.71万亩。以国储林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珍贵楠木和湿地松造林,完成珍贵楠木造林2.05万亩,完成湿地松造林7.79万亩。

全市特色药材种植面积34.9万亩。我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规范种植管理、推广良种良法、创新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药材种植,品种达70余种,其中商洲枳壳已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发展100亩以上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213个,培育中药材种植产业省市级龙头企业17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

文 /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郭文宇

顶:6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2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2 (25次打分)
【已经有29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刘兰芳主持并讲话
  • 下一篇:红土地上的“甜蜜事业”又一次走出国门 井冈蜜柚首次出口新加坡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