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旧貌换新颜 奏响乡村振兴曲 ——井冈山市东上乡曲江村发展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77票  浏览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0月09日 14:30

井冈山市东上乡曲江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贫困落后、偏远闭塞是从前人们给曲江村贴的标签。如今,走进曲江村,空气清新,道路宽敞,一栋栋崭新的民房错落有致,村头巷尾活跃着游客身影。脱贫攻坚让曲江村旧貌换新颜,迈向乡村振兴之路。

变“脏乱差”为“美加净”

2015年,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地方工作部副部长叶维祝被派到曲江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解决的第一个民生问题就是修建“贺家爱心桥”。“老百姓以前只能踩着河面的石头过河,十分危险,特别是小孩子读书很不安全。”第一次进村走访,叶维祝就决定先修桥,解决村民出行问题。好的基础设施决定百姓的幸福指数。接着,村里又开始改善各项基础设施,重新建设村委会大楼、修路、修河堤,将垃圾堆放场地改建小型休闲广场。如今的曲江村,从“脏乱差”华丽蜕变为“美加净”。

“我想都不敢想,家里引进了自来水,用上冲水厕所。真的要感谢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68岁的村民许富民满怀感激地说。

变“白莲子”为“金莲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不断探索,该村村“两委”干部认识到,村民致富靠种田和政策“输血”帮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该村村干部最终决定利用曲江村土壤肥沃、水质好的条件发展白莲产业。

2018年,曲江村争取帮扶资金20万元,吸纳村民入股5.8万元,流转贫困户土地102亩,成立了白莲合作社,当年白莲产值就达20余万元。2019年,白莲销售收入突破100万元。“政策调整、市场周期、发展环境等因素,对村集体经济都有影响。”曲江村村支书许先文说,单纯靠一条腿走路风险大、保障少,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多渠引水、多龙注水”。

此外,利用山高林密的特点,该村积极发展养蜂产业,蜜蜂养殖规模达200箱,产值达20万元,村集体经济又有了新的增长点。如今的曲江村,村民除了产业分红外,还能通过到基地施肥、除草、采摘,每天有2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变“新手”为“能手”

近年来,曲江村不断强化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后备干部在股份制合作、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通过“传帮带”帮助大家掌握销售技巧。在合作社管理上,建立了“统一流转、统一开发、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六个一”模式,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管理委员会,负责指标考核和财务审计监督。管理上给力,销路也畅通了。如今,村干部在产业经营管理上,个个从“新手”变成了“能手”。

此外,该村组织农户参加白莲种植技术培训。“从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再到白莲加工,教授讲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村里按10元一斤收购白莲,一亩150斤,种植一亩能赚1500元,收入非常不错。”蓝卡户肖玉娥笑着说。如今,曲江村不少脱贫户转身变为了“种莲能手”。

“村里有了钱,但让钱躺在账上睡觉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市区购置了一个临街商铺,通过出租收取租金,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变“死资源”为“活资源”,曲江村的“变法”源源不断。

文/黄明熙、曾宇亮

顶:9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83 (4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3 (46次打分)
【已经有62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9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老党员张有根:照顾瘫痪妻子11年
  • 下一篇:井冈山市首批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