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圆梦] 一颗葡萄“甜”了一个村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30票  浏览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9月16日 22:26

今年夏天,对于吉安县横江镇横溪村委会公塘自然村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季。近日,在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光明给出的一串数字让记者惊叹,“今年,公塘村种植巨峰、夏黑等普通品种1300亩,平均亩产2000斤左右,总产量260万斤,按平均5元/斤价格计算,总产值可达1300万元。”目前,全村共有葡萄种植户96户,村集体经济每年可通过土地流转收入10余万元。葡萄,成为公塘村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乡村振兴大事业中,如何在“端牢老百姓饭碗”的前提下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公塘村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这些年,该村充分发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西省AAAA级乡村旅游点的优势,在葡萄生产、品质提升、销售渠道上大做文章。今年2月份,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因葡萄而出名的横溪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谈及公塘村的葡萄越来越甜,村民们口中总离不开“他”!2008年,在村民的推选下,“后起之秀”肖光明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重担。肖光明履职伊始就立志:“我要让横江葡萄成为全县叫得响的牌子,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肖光明提出用荒山代替旱地种植葡萄,并带领党员干部在横溪公塘自然村荒山荒地先行试种。一举成功后,当地村民们盯上了“种葡萄”这种靠谱活。村民余新招的丈夫瘫痪在床多年,靠余新招打零工维持家庭生计。肖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5年,肖光明利用扶贫政策帮助余新招种植3亩葡萄,手把手将技术传授给她,并帮忙解决资金和销售问题。2016年,余新招家的葡萄收入达2万余元,同年实现了稳定脱贫。如今,葡萄种植成为余新招家里的“主业”。

为做大葡萄产业,公塘村使出了硬招,组织乡土人才就近与种植户结为帮扶对子,建立“乡土人才+种植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带领农户一起挣钱,让群众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井冈山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胡文海教授和农林组培种苗繁育及种植方面专家周嘉良博士对横江葡萄产业提档升级提供智慧支持,他们对做优横江葡萄品牌提出了六个统一(即环境质量统一、品种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检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的产业发展思路。受限于葡萄贮运保鲜技术,横江葡萄线上销售比例小,做优品质成了公塘村做强葡萄产业的新方向新目标。去年,村里从山东引进了高端品种阳光玫瑰幼苗,有7户农户开始试种。阳光玫瑰较传统品种具有品质高、口感好、储存时间长、便于运输、价格高、抗病能力强等优势。“种植阳光玫瑰,便于网上销售。试种成功了,就推广给其他种植户。”肖光明说,从去年到现在,村里已经种植了26亩阳光玫瑰,明年挂果后,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产值可达上百万元,亩产收益较普通品种翻了几番。

今年,横江镇在公塘村成功举办第十八届“吉安横江葡萄节”,来自全市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尽享葡萄带来的甘甜。该村抓住举办横江葡萄节的契机,积极对外推介,通过帮扶单位帮着销、农超对接定点销、名人联系网上销等模式扩大葡萄销售渠道,通过人保集团销售网帮助50余户种植户销售葡萄6.7万斤;通过名人效应帮助20余户种植户销售葡萄3.2万斤。

文 /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曾小妹、王真、白灵

顶:7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4 (3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6 (34次打分)
【已经有45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11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以办学质量评估为抓手 推动党校高质量发展 杨丹出席相关会议并讲话
  • 下一篇:江西省聘任优化营商环境咨询专家和社会监督员 吉安4人获聘社会监督员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