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看吉安如何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育先机开新局

热度100票  浏览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9月16日 22:25

  吉安,中国革命摇篮所在地、井冈山精神发源地。这里,浸润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2021年,是铭刻历史的建党100周年,也是启航“十四五”、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之年。540万井冈儿女牢记嘱托再奋进、解放思想再出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江西崛起中勇争先。

  经济“半年考”,吉安市交上“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期中答卷”: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17项主要指标中有11项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增长13.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增幅均列全省前三,传递出高质量发展信号。

  牢记嘱托、解放思想,把稳高质量发展“方向盘”

  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吉安所处的方位在哪里?目标是什么?路径怎么走?面对这一时代课题,市委旗帜鲜明地指出:最根本的是要牢记嘱托,坚定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奋勇前行,这是政治前提;最迫切的是要解放思想,这是行动先导。一场深刻的学习和思想解放深入开展起来。

  ――深学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围绕百年党史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市开展各类学习宣讲8600余场,带动近21万名党员、1.04万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参与;市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深学细悟,带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讲党史专题党课1.06万余场次,极大提振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勇开新局的精气神。

  ――赓续红色血脉,激发振兴动力。广泛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圆满承办省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积极筹办2021年中国红博会,唱响“红色基因代代传、红土圣地庆华诞”的主旋律;探索健全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用活红色文物,出台《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精心打造吉安城革命历史陈列馆、永新贺页朵誓词广场等一批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吉安区域)、红色名村等红色打卡点,创新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同时,讲好红色故事,精心举办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发展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理论研讨会,创作推出献礼影片《三湾改编》并在全国公映,编辑出版《吉安革命根据地全史》,推出“红色档案见证初心”等一批有深度、接地气、可视化教材,并充分用好宣讲队伍,把党史讲活、把道理讲透。

  ――坚持解放思想,推动改革攻坚。着力破除不想改、不愿改、不敢改思想,启动实施“大改革引领大发展”专项行动,聚焦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对标对表、多轮联动,谋划推出206个重点改革项目,涵盖多领域、覆盖多层面,新一轮大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由市领导领衔,聚焦吉安高质量发展11个重大课题开展集中调研,搅动思想、科学谋划。大自然药业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江西境外生物医药“第一股”,米田电子、生益电子、巴斯巴新能源投产见效。加快“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放管提效,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数字提速,实现政务服务无证办;创新提质,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基础提档,实现政务服务一门办;服务提优,实现政务服务贴心办,“吉事即办”“五提”改革,让吉安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45万户、增长237.7%。

  找准抓手、追赶跨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如何做好产业发展这篇文章,吉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崛起,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工业化思维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构建富有吉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市工业创新发展。树牢抓大工业、抓高端工业的意识,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深化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37.1%和55.2%。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增长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列全省第三。

  ――农业大市向强市迈进。强化农业“重中之重”认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五美”乡村。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8.9%。早稻播面396万亩、居全省第一,“1+13”农科园集团组建运作。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增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39.78万亩,总面积超过600万亩。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旅游业迅猛复苏,全市旅游总人数4791.17万人次,增长79.8%;旅游总收入473.59亿元,增长96.0%。邮政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中通快递产业园、京鼎冷链物流产业园等6个项目竣工运营,物流企业总数达1386户。全市邮政快递业务总量7.85亿元,同比增长30.6%;快递业务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46.7%。

  发展要“拼速度”,更要“拼质量”。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要求,我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还体现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体现在发展为了人民的坚实落脚点。

  ――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一季度的6.9:44.9:48.2调整为6.3:46.8:46.9。从投资结构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

  ――新经济增势明显。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2.8%,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7.1%,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0%,占规模工业比重为55.2%,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

  ――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73亿元,增长2.2%,其中民生支出237.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0%。其中,住房保障支出8.92亿元,增长18.3%;教育支出54.95亿元,增长1.9%;科学技术支出7.73亿元,增长28.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57亿元,增长24.8%;节能环保支出9.57亿元,增长37.7%;交通运输支出10.69亿元,增长35.8%。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领导干部领办。通过开展“学党史、大调研”活动,目前已收集意见建议13万余条,制定并公布了市本级重点民生项目30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公布了重点民生项目1120项,这些民生项目都由市、县(市、区)领导作为责任人,确保每件民生实事年内都能取得实效。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目前,“一老一小”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民生事项有序推进,已完成94家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造提升,建成了363个城镇居家养老中心和36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新建乡村幼儿园85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约6000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79台。

  ――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围绕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最佳设区市”目标,扎实开展“吉事即办局长进政务大厅”“将心比心终端检验”活动,组织市直和县直单位领导走进政务大厅,亲身体验并现场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自5月11日到7月5日,市本级共有31个单位主要领导走进政务大厅,共解决问题131个。吉安“12345”服务热线获评“2021年度中国最佳政府服务热线”。

  抢抓机遇、融入大局,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争先崛起

  进入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尤其是面对“江西加快崛起、吉安奋勇争先”的使命担当,我市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压力挑战。

  等待观望没有出路,亦步亦趋无法突围。不久前,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认真讨论《关于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江西崛起中勇争先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路线图、施工图。“四个坚持”,为吉安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江西崛起中勇争先明确航向。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崛起。提升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能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融合,补链强链、壮大集群,打造全国电子电路板产业基地,到2025年实现营收5000亿元,巩固吉安在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中的龙头地位。以工业化思维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招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深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推进文旅“五个一”工程,高标准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世界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撬动企业、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坚持以改革攻坚带动开放崛起。坚持“领导齐上、部门齐动、项目齐抓、绩效齐创”,凝聚改革合力,确保末端见效。全面融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拓展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优化口岸服务,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快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协作区和内陆地区双向开放高地。

  ――坚持以碳达峰碳中和牵引绿色崛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继续走前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筑牢绿色屏障。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抓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省级GEP核算试点,强化“减排意识”,发展绿色金融、新能源产业,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以共富共享促进全面崛起。精心打造人见人爱的城市,推进吉泰城镇群建设,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精美建设人人向往的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挥新乡贤力量,推进移风易俗,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不断为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加快崛起正当时,奋勇争先未下鞍。全市上下以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为强大动力,担当实干、攻坚克难,为江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作出吉安贡献。(记者谢炳华)

顶:4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2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5 (29次打分)
【已经有32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群
  • 下一篇:坚定跨越崛起的信心决心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