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方向 “合”出新机遇――吉安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纪实
红军长征,群众用竹筒装水和青菜送红军;小康征程,一罐“红军菜”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遂川县横石村的井福康“红军菜”生产基地,创始人陈传福受红色故事启发,机器生产,技术赋能,让一罐罐“红军菜”变成特色旅游产品,从小山村走向大江南北。
三产融合,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金钥匙”。农村三产融合,怎么融,怎么合?考验的是党委政府的能力与智慧。
“融”出新方向,“合”出新机遇。近年来,吉安市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通过示范引领、内部融合、强链补链、业态拓展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和效益农业,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发展。
示范带动引领,增强农业智力
在井冈山山麓,吉安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领着一股“科技范”。
在园区内,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及其创新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并广集省级以上科创服务平台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组成科研团队。一个个科研平台建立,一个个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生物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三大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为示范园建设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悉,该园区每年培训农村致富能人、基层农技工作者6000多人次,每年提供优质种苗百万株,带动全市种植井冈蜜柚40多万亩、绿色蔬菜100多万亩,直接带动农户3000多户,辐射农户10万余户。
一路思考一路实践,不断放大示范效应。该市积极构建四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体系,包括吉安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泰和乌鸡产业融合发展国家示范县、吉安县农村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省级示范县以及3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村建设。
同时,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的总体布局,构建以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为龙头、13个县(市、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支撑的“1+13”现代农业示范平台。
目前,全市园区进驻农业企业217家、种养大户477家、家庭农场198家、农民合作社194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2063场,培训指导农民17476人次。产业示范带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越来越多的农民收获良种良法,持续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