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用青春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吉安市3名“90后”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29票  浏览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7月21日 09:54

“您好,我是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您在加入中华骨髓库时留下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相合,需要您捐献造血干细胞,您愿意吗?”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市3名志愿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回答:“我愿意!”

今年6月28日到7月13日,在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市3名“90后”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3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礼物”,他们分别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1555例、11616例、11635例,吉安市第10例、11例、1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生活以痛吻他 他却报之以歌

小宾(化名)今年28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17年,小宾的父亲被查出患有结肠癌,妻子也因病被送进医院,生活的重担压在小宾身上,让他不敢停下生活的脚步。面对生活的困难,小宾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乐观地生活,他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在2018年的一次献血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5月,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小宾,告知他一名血液病患者和他配上了型,还在医院照顾父亲的小宾激动不已,毫不犹豫同意履行捐献意愿。6月28日,小宾在南昌成功捐献了24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吉安市第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既然“中奖”了 当然要去捐献

1991年出生的小洋(化名)是一名个体工商户。2018年6月3日,他在献血时留下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5月,市红十字会联系小洋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科学安全无损健康并且可以救人一命时,小洋立即表示愿意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他说:“配型就像中彩票,概率很低,我能‘中奖’当然要去捐献,这是治病救人的好事。”小洋的妻子也为他的善行感到骄傲,全力支持配合他这次捐献。很快,小洋就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于7月8日成功采集了2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并在当天由专人送达患者所在医院,移植入患者体内,完成了“生命的礼物”的传递之旅。

怕打针的“95后”女孩 勇敢完成捐献

囡囡(化名)是一个从小就害怕打针的“95后”姑娘,但她却在7月13日这天成功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5年前,一辆献血车开到了囡囡所在的学校,囡囡加入到献血队伍,并志愿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8年,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囡囡称,她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时,她当即答应捐献并采集了高分辨血样。因为患者病情原因,直到2021年4月,囡囡才再次接到通知,3年前与她配型成功的患者现在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当工作人员问她是否愿意捐献时,她仍旧没有一丝犹豫答应了。在体检通过后,囡囡正式入院开始做捐献前的准备,正式捐献的前4天每天需要注射2针动员剂,囡囡每次注射动员剂总是把头转向另外一边,不敢看。但就是这样一个连打针都怕疼的姑娘,为了救人却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捐献的选择。

一句“我愿意”,对于受捐者来说就是一份大爱。我市这3名“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点亮了3名重症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为3个家庭带去了希望,谱写了一曲曲生动的人道赞歌。

文/刘灵慧、本报记者周靖康

顶:4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40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青原美碑(渼陂)旅游集聚区竣工验收
  • 下一篇:敖城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