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吉安首起单独民事公益诉讼案5人获刑

热度220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7月05日 17:21

  江西吉安网讯 记者彭晓华报道:一般来说,更换下来的电池都会被废弃或回收的。然而,有人却对它打起了歪心思,竟然私下里拆解废旧蓄电池去非法炼铅。记者从吉水县人民法院获悉,该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跨省非法炼铅案,该案也是吉安市第一起单独民事公益诉讼案。

  2017年12月初,陈某、黄某军和曾某某三人,在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未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情况下,以每年4万元的租金,租下了黄某荣位于吉水县一乡镇水泥厂内的一个厂棚,用于非法拆解废旧铅蓄电池和提炼还原粗铅,并由陈某负责购买废旧电池和销售铅锭,黄某军和曾某某负责采购熔炉炼炉等炼铅设备、厂房搭建所需材料,吴某则在该炼铅厂负责前期筹建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2018年农历新年前,陈某累计购进588.29吨拆解好的蓄电池铅片,炼出铅锭314.064吨。农历新年之后,陈某将购进的172.811吨废旧铅蓄电池,承包给了于某生进行拆解。但于某生等人对拆解过程中溢流出的废电解液未进行任何处理,而是直接倒在了地上,流至厂区内的一个水池里,并经厂区内排水沟流出,截至2018年3月16日,共拆解了131.791吨废旧铅蓄电池,产生的废硫酸水9.18吨。后经环保部门认定,陈某、黄某军、曾某某等人非法处置的废旧铅蓄电池和废铅渣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陈某等人非法炼铅过程中超标排放的废气,所含的烟铅尘、二氧化硫其浓度分别超出排放标准的60倍和13680倍,累计排放量分别为0.139吨和12.3吨,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铅和砷的检测最高值达到标准中管控值的19.5倍和121.4倍,污染面积10000余平方米。这些重金属通过土壤以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后,极不容易排除,将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

  陈某等五人因其行为触犯《刑法》构成了污染环境罪,分别被吉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至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7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220余万元不等的刑罚。同时,陈某、黄某军、曾某青、吴某四人需共同承担非法炼铅所导致的大气污染生态修复鉴定费用5万元,以及修复费用11.3383万元;陈某、黄某军、曾某青、吴某、于某生五人需承担土壤污染损害鉴定费用3万元,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完成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否则需承担修复费用114.736万元;此外,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还要在国家级媒体上就其污染环境行为向社会公众致歉。

顶:8 踩:2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23 (11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9 (28次打分)
【已经有44人表态】
19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江西泰和:这些少年不一般 别样心声献给党(图)
  • 下一篇:永丰:六旬“黑户”老人终于有了户口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