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青原大力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工作综述

热度112票  浏览1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7月05日 17:06

  中国农技协“2020年选树农技协十佳行动”评选活动中,青原区生态有机水稻科技协会荣获“十佳创新融合发展农技协”称号;青原区食用菌协会会长李子平荣获“十佳最美乡土科技人才”称号,获奖数占全省的1/3。

  青原区人才创业孵化园引进了26家创新创业企业,直接带动了300余人就业,其中大学以上学历260人,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16人。实现了1栋创业楼、2个亿税收、300人就业的青原亩产新纪录。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青原区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引智入区、送智下乡、留智在村”系列活动,引导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战中以“智”取胜,为乡村振兴输送强劲源动力。

  全力“引智入区”增强聚才“磁吸力”

  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要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该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工作理念,制定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具体举措,设立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方位激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干事创业。通过开展“三请三回”、粤港澳大湾区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大力弥补急需紧缺人才。2018年以来,聘请16位专家为区政府智库成员,引进相关产业博士15人、硕士56人,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28人,返乡创业人员257人,青原博士群汇聚52名博士。此外,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公开招聘考试,每年招募400余名大学生到乡镇学校、卫生院、农林水站所等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岗位贡献智慧。

  大力“送智下乡”激发人才创造力

  该区“以用为本”原则,大力实施“专技人才进乡村”活动,多渠道引导人才下沉,为基层一线“输血”。从2018年开始,调研梳理出各乡镇部门急需的63项技术需求,充分争取挂点帮扶单位省科协等部门支持,组织68名农业、乡村旅游、医疗等领域省内顶尖专家和12个团队85名省级科技特派员以及267名专业技术人员,赴乡镇、村组开展科技人才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对接技术指导系列活动。三年来,150余名专家“面对面”解决种养难题341个,“一对一”讲解农技知识90场次,“手把手”演示技术120场次,引进新品种23个,推广新技术37项,发放农业实用技术手册5万余份。

  着力“留智在村”增强人才凝聚力

  人才引得进、留不住是青原区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该区将本土人才培育纳入人才发展规划体系,突出重点悉心育。舍得出政策、舍得给资金、舍得搭平台,对本土人才实行分类“靶向”培育。大力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连续两年组织评选并资助区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1家工作室成功申报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培训乡村教师、卫生院医护等专业技术人才580余名;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两年来,累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培训630余名基层农技员、培养本土农村实用人才5600余名。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电商、种养协会等平台,为乡土人才提供发展、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支持乡土人才创业,通过协会带人才、人才带群众,把人才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整合农村优势资源,打造“党建+合作社+党员致富能人+农户”“支部+电商+贫困户”模式,带动农民发展富民产业。(彭生苟、袁强)

顶:6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5 (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31次打分)
【已经有38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2021年吉市第一次集中开工竣工呈现三大特点
  • 下一篇:吉安市去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列全省第一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