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奋力书写高质量脱贫攻坚“井冈答卷”
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
临近春节的井冈大地,处处蕴藏着希望和力量。蜿蜒前行的乡村公路,连接着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易地安置社区“民生福利”一应俱全,大山贫困户用上了自来水;井冈蜜柚、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药材等富民产业蓬勃兴旺,扶贫车间机声隆隆,钱包鼓了,乡亲们乐了,小康新年终于盼来了……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冰雪严寒,带着对这片红土地的深情牵挂,第3次亲临井冈山视察,并对老区提出了“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希望。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500万井冈儿女率先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5年来,吉安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砥砺奋进、勇闯新路、众志成城,5个贫困县、5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井冈山市、吉安县在全国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吉安,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井冈答卷”。
牢记嘱托勇作脱贫示范
走进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遂川县梦想安居家园社区,学校、超市、敬老食堂等一应俱全,1283户移民告别深山在此落户,其中3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筹不到1万元就入住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实现了“一步跨百年”的幸福“蜕变”;2020年,吉安县江南村1100亩井冈蜜柚又迎来了大丰收,超过50万斤的产量,助力72户贫困家庭人均收入提高至1.32万元,这些都是贫困群众奔向新生活的生动缩影。
聚焦“两业”精准发力。作为革命老区,吉安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十三五”期间,吉安重点发展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茶叶、有机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药材六大富民产业达660万亩,带动贫困人口33.4万人次。全市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642个、扶贫车间289个、扶贫公益岗位2.1万个,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联户经营等利益联结模式。全市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720元,增加到2020年的1.2万元,年均增长率26%。
筑牢民生“保障线”。“上学难、师资弱”问题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吉安建立健全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动态衔接机制,改善学校2225所,发放教育扶贫奖补资金11.3亿元,实现不让一名适龄儿童因贫失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系统结算全覆盖一体化,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贫困群众本地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90%左右。同时,统筹推进易地搬迁扶贫与危旧土坯房改造,累计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6.6万户,完成移民搬迁1.65万人。
完善设施“大网络”。构建了通村到户的交通网络,全面开展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累计建成农村公路6164余公里,完成危桥改造831座。构建了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实施农网改造提升工程1.95万个,贫困村全部接通三相动力电,全面消除了农村地区低电压问题。构建了全面覆盖的通讯网络,贫困地区电信网、互联网建设,通信基站总量达到1.6万个,贫困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