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促和谐 保稳定 求发展——吉安市探索“红色治理法”走出基层信访新路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05票  浏览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19日 14:51

我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井冈山市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探索“红色治理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源头,促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信访治理的新路径。

近年来,我市信访工作在全省走前列勇争先,连续7年获得综合考评优秀;先后有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泰和县、永丰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给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信访“答卷”。

促和谐:“红色调解队”助力矛盾调解

我市积极发挥红军传人的引领作用,通过“红色调解队”品牌效应,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拔一批优秀“五老”即:老干部、老党员、老法官、老军人、老教师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努力实现“矛盾不发酵,信访不上行”。

去年7月,井冈山市茨坪镇云海观澜小区居民李某与陈某就卫生间漏水问题争吵不休。社区“红色调解队”的红军传人、共产党员李圭龙来了,积极引导双方到社区调解室,鼓励双方真诚、有效进行沟通。最终陈某一家表态,同意再次请专业人士做好防水,费用问题在双方协商下,李某也表示愿意承担一部分。在李圭龙的主持协调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在吉安,像李圭龙这样的红军传人有1597名,“五老”人员组成了1218支“红色调解队”。他们常年深入乡村、社区一线调解矛盾纠纷,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促进了邻里和睦。

保稳定:“最多访一次”让群众少跑腿

我市狠抓信访制度改革创新,在市、县、乡三级探索建设以“信访中心”为主体的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对群众信访事项推行“最多访一次”做法,让群众少跑腿。

去年,来自湖北的鲁黄红等数十位农民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我市信访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求助。原来,鲁黄红等人在青原区一小区工地从事外墙瓷砖工种作业,老板支付了部分工资后,余款20万元一直未支付,鲁黄红等人多次电话催讨未果。

当天,市信访局立即召集劳动监察、住建、劳资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同援助律师、开发商联合接访信访人,进行面对面调解,劳资双方很快就拖欠工资达成支付协议,仅用3天时间鲁黄红等人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去年以来,全市纳入“最多访一次”信访事项有510多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有效防止了一大批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的新增。

求发展:“综治网格员”发挥服务作用

为积极探索基层善治之路,我市在吉州区率先试点用小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用小网格托起大信访。如今,全市共划分3560多个网格,6500多名党员网格员战斗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吉州区北门街道螺湖社区居民曾某在社区网格微信群抱怨:楼上住户经常晒衣服往下滴水,甚至在阳台外浇花,导致她们家不敢往外晒衣服。社区党员、综治网格员涂红群看到后,第一时间组织曾某和楼上住户陈某面对面沟通协商,陈某当场表示歉意,并承诺今后晒东西一定注意讲文明公德,共同维护公共环境。

自去年以来,我市综治网格员排查矛盾纠纷隐患2320余件,收集上报信访信息3160多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890多件,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增量1100多件。

文/胡唐云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曾诗敏

顶:4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03 (2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4 (31次打分)
【已经有30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2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沿着高速看吉安] 吉安县仓田村:产业发展驶入高速路
  • 下一篇: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 吉安市学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