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魂牵梦萦 上海知青重返井冈话恩情谈变化
吉安新闻网讯 4月10日,两辆满载上海知青的中巴车缓缓驶入吉安县敖城镇湖陂村。一路上,知青们的欢声笑语与春姑娘青翠欲滴的身姿交织在一起,久久地在空中充盈、回荡,迸发出愈加美好的秀丽春光。这片火热的井冈红土地,凭借其日新月异的变化,让魂牵梦萦半个世纪的“阿拉”频频点赞。
1970年,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100名上海知青来到敖城镇下乡插队。他们在这里与当地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建设新的家园,挥洒青春的同时,也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友谊,直到1979年回沪。
“热烈欢迎上海知青重续当年情”“50年弹指一挥 旧貌换新颜”“今回首恍然如梦 再聚首难能可贵”……村道两旁张贴喜庆的欢迎横幅,让重返第二故乡的上海知青格外感怀,时光荏苒,日月如梭,50多年前的青葱岁月似乎就在眼间。
“以前出行劳作走的是山路,住的是木板房,照明用煤油灯,如今沥青路修进村,家家住进新楼房,水电气、通讯、宽带都通了,第二故乡的变化太大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知青冯志余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在村里走访,只见处处呈现一派新农村的美好画面,心中激动难抑。
一片情怀,温暖人心。此次重返故乡,老知青们捐赠敖城镇教育基金5万元和敬老院5000元。
“那时我们仅有十七八岁,别说生产劳动,连煮饭做菜都不会,村里每家每户就轮流照顾我们,为我们无偿提供各种便利,待我们亲如家人。”忆起当年,老知青们感慨颇深,罗列着数不完道不尽的感人画面。
走进湖陂村,处处彰显着“红色”气息。传统的商铺木门与街边墙壁上的红色标语、宣传画共同勾勒了一幅别样的乡村风景,倾力打造的“知青纪念馆”“知青展览馆”“知青剧场”,再配上“敖城湖陂村 知青新天地”的大幅壁画,让每一个走进村里的人都能瞬间回到那个“知青下乡”的年代。
现今,敖城镇因地制宜,以知青岁月为主题,以传承知青文化、发扬知青精神为宗旨,将湖陂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知青文化前岭公社旅游目的地,大力开发知青生活体验、知青文化展览研学等,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吴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