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纪录小康工程] 稻蛙田里的振兴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97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12日 19:51

“基地里有37个养殖池,每个池里大约5万只小蝌蚪。”4月8日,在青原区值夏镇塘陂村振丰特种养殖基地,一个个搭有棚网的方形养蛙田排列有序,里面养殖的是黑斑蛙。春季转暖,稍早前投放的卵块已经孵化,池子里面游动着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基地负责人任小燕正在池旁认真察看蛙苗的长势,一边讲述了他养蛙背后的故事。

说到养殖的初衷,缘自任小燕的另一个身份——2018年至今,他先后任塘陂村村主任、村支部书记。当看到村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田地抛荒,任小燕心急不已。2019年,他赴湖北参观,看到当地人采用“稻蛙共养”的模式养殖黑斑蛙,既可收获生态稻田蛙,又能收获有机稻米,一田双收,效益可观,便动了走特色养殖路的心思。

村里没有养殖黑斑蛙的经验,养不好的话,投入就打了水漂,谁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任小燕决定自己带头养殖。当年,他就在村里流转了16亩抛荒地,引进了第一批黑斑蛙。“振丰特种养殖基地意在‘振兴乡村,喜悦丰收’。”基地的名字,蕴含着任小燕美好的愿望。

然而隔行如隔山,养殖并不易。为了学习技术,任小燕加入了相关技术交流微信群,翻阅书籍,按照专家的指导搭建标准养殖池,铺设防鸟网和围挡,平时严格进行养殖池的消毒、防疫,按照黑斑蛙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营养。特色养殖是个辛苦活,任小燕夜晚要起来几次,观察黑斑蛙的情况。遇到下雨,还要及时查看、给养殖池增氧。一年多的辛苦付出,换来丰厚回报,2019年基地收获了2万多公斤蛙和一批有机稻米,纯收入达30万元左右。闲时到基地打工、学习养殖技术成为当地村民的新选择,当年基地仅发工资的支出就达6万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一场洪水将整个养殖基地冲毁,颗粒无收。“养蛙肯定能赚钱,只要我干好了,村民也会跟着干。”尽管受挫,任小燕仍不想放弃。今年伊始,他又投入万余元购买了黑斑蛙卵及相关饲料等。让人欣喜的是,有两位村民成了任小燕的合伙人。

“看任小燕之前养得不错,有技术,我就有信心。”合伙人张鹏如是说,今年他投入了4万余元,准备多学习点养殖技术。

“今年价格水涨船高,达到42元每公斤。”任小燕高兴地说,顺利的话,今年纯收益可达30余万元。下一步他打算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基地提供技术、蛙苗、饲料等,鼓励农户自建基地发展种养,为百姓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文/ 郭必林、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白灵

顶:5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 (3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5 (26次打分)
【已经有29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安福县自然资源局开展机关作风督查
  • 下一篇:[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首场宣讲开讲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