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有盐同咸 无盐同淡

热度193票  浏览3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12日 18:04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棕色陶罐(见图),里面装的是已经发黑结晶的食盐。

  曾有一对爷孙在陶罐前驻足。

  “这罐盐,是咱们家的传家宝。”爷爷李球德指着盐罐,骄傲地说,“你老爷爷当年留着这罐盐不舍得吃,在咱们家后山埋着。”

  “爷爷,盐有什么舍不得吃的?”6岁的孙子问。

  李球德讲起这罐盐背后的故事。

  1927年,为了将红军困在山上,敌人在井冈山各个要道拦路设卡,企图阻断井冈山与外界的物资交换,尤其是食盐和药品。红军和群众同甘共苦,当时的名言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次年冬,红军打土豪缴获食盐,分给村民。李球德的爷爷李尚发分到食盐,不舍得吃,他想留着给红军。在井冈山失守前,为了防止这罐宝贵的盐落到敌人手里,他悄悄将盐埋在自家屋子后面的树洞里。

  这罐盐在树洞里,一藏就是31年。

  “直到1959年建博物馆时,你老爷爷才跑到后山把盐挖出来,连同缝在我爸爸帽子里红军发的那枚银元,一起捐到这里了。”

  “爷爷,盐放了这么多年,已经没有味道了吧。”小孙子的话把李球德逗乐了。

  “谁说这盐没味?你看,到咱们井冈山来参观的这么多叔叔阿姨,见到这罐盐,就能想到当年红军和咱们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这是不一样的味道。”

  如今,当年那个6岁的小孙子,已经18岁。虽然时隔多年,但带着大孙子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情景,李球德依然记得很清楚。

  李球德有4个孙辈。“家里的每个小孩子,我都会带他们去博物馆里看看这罐盐,给他们讲我爷爷和红军的故事。”

顶:11 踩:1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 (5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3 (56次打分)
【已经有57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8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寻路井冈(峥嵘岁月)
  • 下一篇:支部建在连上 炉火越烧越旺(党旗飘扬)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