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北襄阳推动工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经济日报   发布者:付婷
热度128票  浏览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20日 12:07

  一条生产线,4个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外面只需两个工人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控。这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6月10日在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据介绍,该公司累计投资5亿元,应用物联网技术、3D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建立数字化车间,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制造。

  湖北襄阳的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95%以上,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向中高端跃升,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表示,近年来,襄阳紧紧围绕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目标,以减量化增长为切入口,加快推动全市制造业“双减双增”发展,即“减消耗、减排放,增质量、增效益”,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创新力和支撑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化新路。

  千企千亿技改让生产更“智能”。据襄阳市经信局局长段细柱介绍,襄阳每年建立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库和台账,持续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今年入库项目达到300个,总投资627亿元,全年竣工投产技改项目170个。为推动智能化改造,该市专门出台管理办法,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国家和省各类技改试点。目前,襄阳市评出了44条数字化生产线、16个数字化车间、11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和3家智能工厂,已为302家工业企业发放技改补贴等各类专项资金1.89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激活新动能。按照规划,襄阳市力争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万亿元,其中,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2个3000亿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4个1000亿级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车道。2018年,襄阳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23.8%,产销量占全国10%;全市新能源汽车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233.48亿元,同比增长24.6%。从早期少数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探索,到如今集整车生产、研发检测于一体,不断朝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

  智联网联汽车加速发展。今年4月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襄阳正式签署“智行隆中”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手把襄阳打造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智慧出行和智慧物流创新试验区和智慧交通标杆城市。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群星捧月”。襄阳已初步形成了以襄阳高新区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群;以樊城区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集群;以南漳县和襄州区为主的农业机械产业集群;谷城县重点发展铸锻造产业集群;东津新区未来将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2018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新增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产业企业5家,达到170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1.3亿元,同比增长15.4%。

  资源综合利用迸发“内生活力”。襄阳着力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改造,着力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把垃圾变资源,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襄阳打造谷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老河口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催生出20多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形成多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随着发展高端制造业、做强实体经济步伐加快,襄阳市工业转型势头明显。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3.5%、17.6%;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3%、40.3%;新产业加速成长,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分别增长41.5%、35.5%。(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郑明桥柳洁通讯员杨志国)

顶:8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5 (38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6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多方力量抵达四川长宁开展救援工作:救灾物资紧急调拨 通信网络基本恢复
  • 下一篇:刘兰芳:我与祖国共成长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