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退休不褪色 “兰书记”再上岗——记吉安县万福镇圳上村“第一书记”兰兆义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60票  浏览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19日 11:27

□本报记者 严爱群

端午节以来,吉安县万福镇圳上村连下暴雨,“第一书记”兰兆义率领村干部日夜值班,实时监测村里稻田、蜜柚基地、下肖水库水情状况。作为全市年龄最大的“第一书记”,兰兆义完全忽略了自己已经61岁,冒雨过田埂、巡水库、清渠沟、走访贫困户,村干部劝他歇一歇,他说:“退休了还能再上岗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我感到很幸运,这点苦算什么呢?”

圳上村距离县城上百里,是吉安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这里人多地少,2016年,全村621户2339名村民中,贫困户占102户329人。同年2月,吉安县发改委被安排到圳上村开展挂点帮扶,58岁的主任科员兰兆义不顾家人和亲朋好友劝告,主动请缨到圳上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的第一天,他就把衣服、被子、锅碗灶具全部搬到村里。

“我刚到村里时,看到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房屋破败不堪。其中,还有一户贫困户家里没有电灯,没有床铺,只能用两块门板摊在地上睡觉。”兰兆义说,这些景象让他深受触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面貌。

3年多来,白天,兰兆义扛着锄头和农民一块开沟挖渠、垦荒种树、锄田栽秧。晚上,他走访贫困户,和困难户拉家常、谈生产、谋发展。面对村“两委”班子不和谐、

几年未发展党员等现状,兰兆义坚持班子队伍一起抓、思想观念一起带、扶贫攻坚一起干,实行村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推动支部建后备干部队伍、建工作制度、建场所设施、建集体经济,村干部扶贫的劲头一下提上来了。

圳上村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兰兆义四处“求药”,先后争取43万元解决6个自然村千余群众出行难题,帮下沙村建电排站解决200亩耕地用水问题,对一座水陂进行维修、下肖水库加固……3年风雨兼程10万公里。他争取资金360余万元,跑下了卫生室、自来水改造、9个新农村建设点、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等30多个民生项目,跑遍所有扶贫相关单位,联系10多家企业……有人问他:“这样你不累?”他说:“为群众做点实事,再累也值得!”

“想让群众真脱贫,光建好基础设施远远不够,还要帮村民发展产业,让他们有稳定收入。”兰兆义从提升“造血”功能入手,筹集65.2万元发展井冈蜜柚104亩、光伏335KW,使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分别年增收5万多元、1500元,实现集体经济“脱壳”和贫困户脱贫“双脱”。

村里谁最穷,谁家最困难,兰兆义就最爱往哪家跑。村民们遇大事小事找他成了“习惯”。贫困户罗学根的妻子患肝硬化不能干重活,孩子又是残疾人,家里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兰兆义了解后,帮助争取大病救助,落实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资金,夫妻俩十分感动。

2017年5月4日,兰兆义在村里因过度劳累突然晕厥倒地,送到医院时已不省人事。经抢救醒过来后,医生劝他静养一段时间,但兰兆义坚持要回到村里。他说:“脱贫攻坚正在最后冲刺阶段,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没做完,心里不踏实。”

2018年12月,兰兆义退休。家人来电催他别当“第一书记”了。但他斩钉截铁地说:“村里还有8户群众没脱贫,我要是现在走了,就不称职了。”他对乡亲们承诺:“你们不脱贫,我就‘不退休’,就这么说定了。”于是,他提出再干一任的请求,任期两年。退休再上岗,重回圳上村,“有兰书记率领乡亲们,我们致富奔小康更有信心了。”村支部书记罗金苟由衷地发出感慨。

顶:3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9 (1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38 (21次打分)
【已经有18人表态】
2票
感动 感动
2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市政府专题谋划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王少玄主持并讲话
  • 下一篇:吉安市获评2018年度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