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山洪突袭后的生死营救(图)
“我至今都不敢想象,倘若没有县委、县政府的紧急营救,我和我肚子里的孩子、我们全家人今天会是怎样一种状况!”6月15日,已在安福县婆婆家静心养胎的吉安县天河镇毛田村村民杨丽娟,一说起几天前的遭遇,依然激动不已,言语之中仍是不尽的感谢!
救援队员们扶老携幼蹚过湍急的河流。 王 峰供图
那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经历啊!
6月7日,一场大暴雨侵袭吉安,吉安县多个乡镇水位暴涨。当天14时许,地处大山深处的天河镇毛田村突然山洪暴发,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村内30多栋房屋有14栋土坯房受损或被冲毁,村子与外界联系的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设施全部损坏,53名村民困于村中,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6月8日11时左右,村民杨厚华爬了四五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在一处山峰上,借助微弱的手机信号,向县委、县政府打出了求救电话。
降雨还在持续,山洪还可能再次暴发,更多房屋可能被冲毁,但一场大营救,开始与死神展开赛跑!
接到求救信息后,吉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紧急协商,决定由县长解芳云、常务副县长邓志华带领一支11人救援队赶往毛田村展开营救,县委书记李克坚驻扎天河镇政府调度救援事宜。
6月8日12时,解芳云带领救援队队员向毛田村急赶,但灾情比事先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他们马上跳下车,翻山蹚水,步行12公里,历经5个小时,于19时左右终于抵达毛田村。而不久之前,正在毛田村附近察看汛情的天河镇党委书记王峰,在得到信息后,也带着一支镇村救援队赶到毛田村。
灾情在不断扩大!此时的毛田村几乎全部被洪水包围,救援队进村时的道路很快被冲毁。在将村民召集起来后,救援队立即与村民商议脱险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毛田村背后就是吉安县最高峰龙山,村子处于“两山夹一沟”的沟道附近,泥石流很可能再次暴发,必须全部转移才能确保安全,而目前只有向山的另一面即官田乡方向转移,才有希望走出灾区。
这一路全程10余公里,要翻越两座山,横渡一条大河,山势险峻,沟壑丛生,有的地方甚至要沿着峭壁前行,转移难度非同一般。
6月9日8时,县、镇村两支救援队兵合一处,带着村民开始冒雨前行。53名村民中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4名80岁以上老人、1名孕妇、2名小孩,针对老人、孕妇、小孩,救援队均安排专人陪护,2名无法行走的老人由救援人员轮流背着前行,实在背不动了便就地砍削竹木,制作简易担架一路护送。
转移的难度超乎想象,沿途道路塌方,部分区域暴涨的河水没过了上半身,大家相互扶持着缓慢前进,有时为了避开洪水,还要经过陡峭的岩壁,往前行走不到1公里,竟用了一个半小时。此时,雨势还在增强,洪流也愈加湍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村民和救援队队员的安全,解芳云决定队伍暂停前行,进入一处安全房屋里等待专业救援。
爱在不断传递!得知前方救援队转移村民遇阻,6月9日23时左右,县委、县政府再次派出一支由9名专业救援人员组成的救援小分队,带着食品、水、药品绕道安福县甘洛乡,徒步7小时抵达受困村民所在的方位。
专业救援队伍的到来让大家倍感振奋,随着降雨的停歇和山洪的减退,再次转移的条件逐渐成熟。6月10日8时许,救援队组织大家开始向山外转移。此时,李克坚组织的又一支救援队赶来增援,新赶来的救援队员们背起老人和小孩,搀扶着孕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翻越陡峭的山坡,蹚过湍急的洪流,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6月10日16时许,历时四天三夜,毛田村53名受困村民终于全部安全转移!
人们欢呼着,相互拥抱着,不停拉着救援队员们的手,感谢着!
作为救援队成员的王峰,思虑并没有因救援行动的结束而停下。6月15日,他对记者说道:“53名村民虽然已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但毛田村处于山沟之畔、易受山洪侵袭的不利地理位置令人忧虑。近期,镇里将邀请村民和有关部门的专家,就毛田村就地重建、异地搬迁等事项进行专题商议。我们希望,毛田村的村民将来不再经历这样的遭遇。”(白灵 记者 杨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