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地评线】“科学家精神”值得被全社会崇尚弘扬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齐鲁网   发布者:欧阳百惠
热度58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16日 18:26

"height: 333px; width: 500px;" />

  近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站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就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良好科研生态等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12日《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部分领域、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当今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国虽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比如芯片领域、高性能发动机领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的“痛点”。然而,就是这些痛点燃了科研工作者的斗志,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最前端,发现差距,奋力赶超,谱写出了新时代勇攀高峰的凯歌。

  可以说,中国从来不缺少优秀的科学家,他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南仁东、黄大年、孙家栋、任新民等等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贡献了毕生力量,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每一名科研工作者奋勇向前。正是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推动着中国的“神舟”可以飞天,“蛟龙”可以入海,“天眼”更是可以遥看宇宙,中国的高铁技术、桥梁技术、移动支付及量子通信等高科技也在不断让世界为之叹为观止,让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爆棚。

"height: 334px; width: 500px;" />

  科学技术始终推动着中国经济巨轮扬帆起航。近年来,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改革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等,充分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16.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2亿元;截至2017年底,已经达到82.71万亿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7.5%。这一连串数字有力的展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铿锵步伐,这样的成绩足以令世界叹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信,未来随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的薪火相传、永不止步的“精一”之功,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中国就一定能够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文/王鑫)

顶:4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06 (1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57 (14次打分)
【已经有19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2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必看!职业技能培训怎么参加?享受什么补贴……权威解读来了
  • 下一篇: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中亚之行,这两国缘何与中国结为“四好”?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