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吉安县登龙乡:开展感恩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64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11日 09:02

吉安新闻网吉安县讯(黄月婷、欧阳文山、夏辉)吉安县登龙乡泮塘村委礼坊村村民肖建华以前是名远近闻名的电工,一年仅此项收入就有近5万元。妻子在家照顾三个孩子,种植四亩多地,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2010年,肖建华右肾查出结石,疼痛难忍之下只好开刀取石。2014年4月又查出左肾结石积水,导致肾萎缩,当年11月病情加重,不得已做了左肾切除手术。家里的顶梁柱只能靠一只受过伤的右肾维持着生命,无法干重活,全家人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2014年,村里把肖建华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想方设法帮助他家脱贫解困,并为他家申请到三个低保名额,每月补助600余元。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尤其是大女儿,正在读五年制大专,学费生活费都不能少。为了贴补家用,妻子肖金凤在侍弄好家里四亩庄稼后,到处找零工做。作为一家之主,肖建华看着妻子忙碌辛劳的身影,心里也寻思着为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因为以前有养牛经验,2015年初,肖建华买了3头牛试养。经过精心饲养,3头牛加上新生产的小牛为家里带来了1.5万余元的纯收入。牛刀小试后,肖建华信心大增,2016年,他通过自家母牛繁殖和外购逐渐增加养殖规模,最多时牛栏里有14头牛,还领到了县里1万元产业奖补。2016年下半年,妻子肖金凤在乡村干部的介绍下,到县里工业园企业博硕科技上班,月工资有3000多元。加上女儿在外读书,所以这两年肖建华也相应减少了养牛规模。肖建华笑着给我们算了这两年的收入:“去年卖了6只,赚了3.4万;今年卖了2只,赚了1.5万,栏里还有4只母牛,留着下仔。”

“我们碰到了一个好时代,我们一家享受到了党和国家太多的实惠,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将低保名额拿给更需要的人。”肖建华是个感恩的人,嘴里历数着他家享受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治病有报销,享受了产业奖补,现在还享受了两个低保名额,特别是因为贫困户子女可以加分,两个女儿先后考上了定向师范生,并每年享受雨露计划补助3000元,儿子读初中住校也有补助。”大女儿肖劲草今年毕业后在乡里中心小学任教。“她经常写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还是市里作家协会会员呢。”说起大女儿,肖建华满脸掩不住的自豪。“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只要我们勤劳肯干,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肖建华微笑着说。

其实,这只是该乡开展脱贫攻坚感恩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登龙乡通过“三会一课”、民声讲堂、送戏下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清楚,把国家投入讲明白,帮助群众算好支持账、帮扶账,提高贫困户满意度和政策知晓率,引导干部群众铭记党恩。通过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谈变化、话感恩,讲扶贫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及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讲长远规划、产业谋划以及良好前景,增强农村群众脱贫的信心。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已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力度,增强非贫困户获得感、提升满意度。通过对比展示脱贫后的村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巨大变化、崭新面貌,引导农村群众真正感受党的温暖,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贫困群众脸上的笑容多了,村民之间的牢骚抱怨少了。在乡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真心实意的帮助下,在肖建华、肖诗韵等主动脱贫典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开始学技术,搞产业,一股你追我赶、拼抢争快的干事创业劲头正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目标进发。

顶:7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38 (1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9 (16次打分)
【已经有20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1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县登龙乡积极为抗洪救灾捐款献爱心
  • 下一篇:革命老兵讲传统 爱国之情更深厚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