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刘回年_永新县当代人物专题

热度106票  浏览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6月08日 17:46

  刘回年(1939~2016),江西省永新县龙门镇沙堤村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兼党组书记,少将军衔高级记者。

  1939年10月出生于江西永新县贫苦农民家庭,1963年7月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在近40年的军事记者职业生涯中,他参与报道了党、国家和军队一系列重大事件,组织采写了一系列引起广泛影响的稿件。刘回年同志1997年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1999年退休。1939年10月出生于江西永新县贫苦农民家庭;

  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

  1976年10月粉碎“-”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

  1978年初奉调回京,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兼政治组组长;1983年4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解放军分社社长。得益于工作上的便利,刘回年时常站在风云人物身边,是荣耀,更是责任。要把领袖们的活动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报道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回年以敏锐的政治视觉、娴熟的业务技巧,写出一篇篇举世瞩目的报道。

  1966年3月邢台大地震后,刘回年随周恩来总理赴地震中心白家寨慰问受灾群众,当时26岁的刘回年跟在周总理身后紧张地记录总理的讲话。

  1976年唐山大地震。7月29日,也就是地震的第二天,刘回年和几位军事记者一起急匆匆进驻唐山投入报道。时值酷署,24万死者的遗体在腐烂发臭,空气里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刘回年亲历了战士扒挖和掩埋尸体的一次次行动。他在报道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只有对人民怀有崇高深厚感情的人民子弟兵,才能做出如此巨大的自我牺牲”。

  1989年11月,在中央军委新老主席交接仪式上,邓小平称赞江泽民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刘回年紧挨邓小平身后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刘回年以职业军事记者的敏感,总是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关键时刻出现在最能出新闻的地方。

  进入90年代,台湾当权者李登辉又在耍0祖国的新花招,搞“-”,搞“务实外交”,以“拓展国际空间”。作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的刘回年,带队到福建跟踪报道。人们还记得新华社1996年3月25日播发的通稿《我军在台湾海峡成功举行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气势磅礴,大显军威,令-分子心惊肉跳,军委-连声称赞刘回年这个“笔杆子”赶上三军演习中的一架轰炸机。

  2016年12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龙门镇  龙门镇位于永新县西北部,以源自境内禾山的龙门溪而得名,东与象形乡、高市乡毗邻,南和里田镇相连,西同台岭乡、龙田乡接壤,北与莲花县的良坊镇、路口镇交界。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距永新县城22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1.88万人。

建国初期,龙门镇由里田区管辖,并分为龙门、沙田、吟秋和黄冈四乡。1965年撒区并乡,四乡合并为龙门乡。1958年改…… 江西吉安网

  

顶:4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09 (3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28次打分)
【已经有32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段连绍_永新县当代人物专题
  • 下一篇:刘家贤(革命烈士)_永新县近现代人物专题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