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钢: 种植何首乌 脱贫奔小康_吉安新闻网
□许斌、本报记者徐瑞春
5月24日,在万安县潞田镇东村村一组,52岁的郭洪钢正带领贫困户查看何首乌苗情。一个个棚架整齐矗立,郁郁葱葱的何首乌攀藤而上,长势喜人。现如今,东村村被大片何首乌环绕着,全村何首乌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亩,已然成了“江西何首乌第一村”;曾经是贫困户的郭洪钢,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何首乌种植能手和“自强脱贫模范”。在他的带领下,朴实的东村村村民靠种植何首乌奔富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郭洪钢信奉技术立身,早年他凭一手杀猪技术,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父母亲长年患病,加上3个子女要上学,这个风光一时的“杀猪佬”,一度成为东村村的贫困户。尽管成了贫困户,倔强的郭洪钢脱贫致富的梦想一直未变。
2014年,潞田镇政府和东村村委会引进了广东客商入驻东村,开始推广中药材何首乌的种植。郭洪钢看到这个项目,心中一动:想要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他紧紧抓住了这个良机,向客商提出不要任何酬劳,在药材基地打工,只为学会何首乌种植技术!2015年,郭洪钢天天在中药材基地里,忙前忙后、帮里帮外,客商看到郭洪钢憨直、刻苦、好学,将何首乌的种植技术倾囊相授。一年下来,郭洪钢成为东村村的何首乌种植技术员。
学会了技术,了解了何首乌的市场行情,郭洪钢觉得这个项目前景良好,没有风险,就独自上了。2016年6月,郭洪钢从东村村民手中流转了87.3亩撂荒地,再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笔钱,利用广东客商为他提供的何首乌种苗,甩开膀子就干。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郭洪钢的何首乌长势喜人,当年即获纯收入五六十万元。
“没想到靠这何首乌,老郭真能从土里刨出金子来!”整个村子顿时炸了锅,四里八乡的村民纷纷找上老郭,要求跟他学习种植技术,郭洪钢都倾囊相授。2017年初,郭洪钢和几个村干部带领十几个贫困户成立了“万安康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20多万元,又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何首乌。
此外,郭洪钢还聘请村里的贫困户或留守妇女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发放80元工资。
曾经的贫困户,现成为村里人关注的焦点。敢为人先,以技术致富,并且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郭洪钢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