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记吉州区兴桥镇泉塘村“第一书记”赵庆清
□郭瑜雯
从外交官变身成村官,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从语言不通到村民们真心拥护,吉州区兴桥镇泉塘村“第一书记”赵庆清,用心血和汗水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去年10月,已是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前外交官、省科技厅的正处级干部赵庆清,积极响应上级委派机关干部驻贫困村参与脱贫攻坚的号召,来到了吉州区兴桥镇泉塘村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近一年的时间里,赵庆清扎根基层,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书写出了人生精彩的一页。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就积淀了多少情感。”赵庆清对贫困户有着天然的质朴情感。为了尽快获得第一手资料,赵庆清一天到晚待在村里,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赵庆清说:“只有真正沉下身子,才能拉近同群众尤其是困难户的距离,赢得他们的信任。”通过每天走访,他实地查看村内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集体资源等情况。在摸清泉塘村发展现状及滞后原因的基础上,围绕“村级组织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四大方面,确定了村级发展规划。
为了尽早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赵庆清带领村级班子成员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一年来,共争取到143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打造富民产业,建设了有机蔬菜、瓜果、食用菌、蓝莓等富民产业基地。在赵庆清沟通协调下,泉塘村依托井冈山大学、江西农大科研团队平台,引进种植了食用菌、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技术,对泉塘村400余亩高产油茶林进行改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油茶产量。
赵庆清和村委商量,只有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对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才是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通过赵庆清的努力,村民们通过投资投劳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王家村的贫困户王彬成把一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了泉塘村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如今每年可以拿到1500元的分红。王彬成说:“第一书记来了我们村后,可真为我们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啊。”
赵庆清还从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彭家坊村的贫困户胡纯今年刚参加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胡纯父亲早年过世,母亲改嫁,从小跟随祖母生活。得知这一情况,赵庆清主动来到胡纯家中,详细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后,花了两天的时间帮助她整理了报考信息和指导意见,还积极联系各项政策支持,帮助胡纯申请助学资金。胡纯非常感动,说:“赵书记给了我像家人一般的关怀和帮助。”
“赵书记为我们村做的这些好事实事,都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质朴本色。一年驻村帮扶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但是赵书记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全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村党支部书记王祥太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