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年《吉安府志》亮相 填补吉州档案馆收藏空白
江西吉安网讯(肖丽萍)近日,吉州区档案馆征集到一套清光绪二年(1876)的线装《吉安府志》,填补了馆藏空白,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该书主修定祥、德馨、特克绅布、钟珂,纂修刘绎、彭庆钟、周立瀛。分序言、卷首、卷一至五十三卷,卷首包括纶音(帝王的诏令)、旧序、凡例、舆图,其后五十三卷分别为地理志、建置志、秩官志、赋役志、学校志、军政志、选举志、人物志、烈女志、艺文志、杂记等。
据了解,该书于同治九年奉檄由吉安知府定祥主持设局始修,复经继任知府德馨、特克绅布、蒋继洙等主局,同治十三年(1874)初稿告成,复经尹继美等审核订正,至光绪二年(1876)由时任知府钟珂主持付梓。记事止于光绪元年。正文分18门125目,约40万字。门类设置精当合理,与乾隆《吉安府志》相较,由l6志并为10志,并山川于地理,合书院入学校。结构更为简明合理,纲下列目,纲目分明。考据精确,补正乾隆《吉安府志》中沿革、山水、古迹、秩官、祥异等项之缺漏讹误,更正官名、地名之古今混淆。注意突出该地区号称“理学文章节义之邦”历史特点,加重人物志和艺文志篇幅,较为详尽地著录乡人著述。地理志物产门中不仅记述“金柑玉版笋,银杏水晶葱”,还专门记载邑内特产“泰和乌骨鸡”的特征,及其药用医疗价值,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该书全方位记载吉安自先秦至光绪元年的自然、区划、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由于该书纂成于方志编修最兴盛、方志理论最成熟的时代,又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状元刘绎任总纂,体例完备,纲目精当、内容全面,被认为是方志史上这一时期志书的典范,是吉安方志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