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 完善设施 健全机制 吉州农村清洁显实效
江西吉安网讯(胡粤泉、徐洋平)今年以来,吉州区按照“2015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完善设施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共建设了5座垃圾中转站,年内各镇再新增1座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拖运车5辆,清运车辆100余辆,垃圾池1000余个,垃圾桶3000余只,村村配备保洁员。
强化责任落实。该区层层部署,组织村民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制定村规民约、农户“门前三包”、保洁员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提高村民主动参与性;实行责任包干机制,将卫生保洁责任层层向下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该区财政安排了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各镇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设,通过预拨和奖补方式安排了农村清洁工程资金,各镇也安排了设备配置、维护、日常运行和保洁员部分工资专项资金。
夯实保洁基础。该区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不断完善环卫设施,积极探索“户分类入桶-村集中收集-镇清运压缩-区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落实保洁员队伍,将500余名保洁员纳入乡镇环卫工作站统一管理,并通过镇财政补助、村组集体补贴、住户适当缴费、农村低保户兼职等方式保障保洁员待遇,按标准为保洁员配齐保洁用具。
建立长效机制。该区实行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和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对各镇工作进行考评打分。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探索垃圾处理新模式,逐步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推向市场。同时,通过公私合营等模式建设和运营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将镇区环境卫生及农贸市场管理承包给清运公司,实行合同制管理,规范化运作。并发动村民适当缴费,调动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