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浸润百姓生活——记青原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彭生苟
文化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7年以来,青原区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目标,把文化事业发展同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全力推进文化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小康青原,提升了青原区的“软实力”。
文化阵地更“靓”
该区加强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文博资源整合及博物馆质量建设,初步建成基层图书馆分馆3个,区文化馆、图书馆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富田诚敬堂维修工程获评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图书馆“全民悦读”活动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活动品牌,并被市文明委评为首届“吉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文化馆建立了“青原文化”公众微信号,面向社会发布青原文化工作动态,举办了“长期中老年舞蹈培训班”“暑期少儿艺术类培训班”。阳明书院陈列馆数字化监控视频已安装并投入使用。
文化活动更“火”
该区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区内多名文艺创作者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诗刊》等国家知名报刊发表作品,东固农民乡土作家红炭创作的长篇网络畅销小说《心的呼唤》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区“喜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巡展活动中,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撸起袖子、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激发灵感,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原汁原味、生动感人的优秀文艺作品。2017年,共组织送电影下乡1676场,送戏下乡103场,自办活动17场。
文化产业更“强”
市级文创产业示范基地井大阳光城电商文化产业园、奥克1991文化创意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0多万元、2000多万元;成功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文创企业岩溪根语公司,开展工艺美术、雕刻艺术等创作服务;组织文化企业赴深圳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文博会;有3幅岩溪根语公司创作的作品在2017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获奖,其中作品《不劳不获》荣获金项奖;有3幅作品在全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暨工艺美术作品大赛获奖。受中央美术学院委派,东固传统造像作品《钟馗和小鬼》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