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 青原“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江西吉安网青原讯(彭生苟、吴晓文)9月初,村民邓欣来到青原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工商企业登记,本来做好“打持久战”准备的她,1个小时就办妥了全部手续,领到了电子营业执照。这是青原区“放管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原区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放权”取得“新突破”。立足补缺位、纠错位、控越位,进一步找准政府角色定位,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和关系,推动简政放权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切实提高“放”的含金量。
该区对2016年执行的262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集中清理,共精简行政审批事项92项。清理后,全区共保留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170项,精简率达35%。同时,行政许可审批的办理时限由原来2850个工作日缩减为1510个工作日,缩减率达47%。今年精简权力事项153项、责任事项88项,全区权力清单由2015年的4155项精简为4002项。责任清单由2015年的4051项精简为3963项。2014年以来,25个区直相关部门共承接市本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64项,其中,已实施100项,暂停40项,取消24项。
“管理”创建“新模式”。坚持效果导向,加快建立“五张清单”,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将该管的事坚决管住、管好,切实增强“管”的针对性。
全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收费清单制度,通过清单核定,共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3个,占收费项目总数的33%。全面清理了原121项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取消20项,仅保留28项,放开73项。实施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涉及26个区直相关部门,425项随机抽查事项。完善了执法人员库和随机抽查对象库,并按要求全部录入到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平台。对区本级公共安全、婚育收养等15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编制完成了152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明确了办理流程和服务时限。清理各种名目的行业准入证、上岗证,不断降低人才负担和制度成本,促进就业创业。仅今年,全区共削减职业资格认定事项434项,保留151项,削减率达70%以上。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定期公布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及时公布了企业的银行授信信用等级、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等相关信息,开展了企业异常名录管理工作,对经营异常的企业进行限制,已对5人失信市场主体进行了联合惩戒,在政府网站开辟了“信用青原”专栏。
“服务”实现“新提速”。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着力优化六项服务,切实解决政务服务的“堵点”“痛点”问题。
在优化投资审批服务中,该区建立了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开通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审批时限从去年的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截至8月初,“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82项,办结率达到100%。在优化工商登记服务中,全面实行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证后照”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工商登记环节,申请人在企业设立时不再提供相关许可文件、证照,简化登记手续。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办结“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521户。在优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服务中,开展送政策入企活动,制作服务手册1000余份,光盘260张,收集企业反映问题81个。积极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今年上半年为企业减负5700万元,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9530万元,续贷保转贷3200万元、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5668万元。在优化信息公开服务中,重点围绕政府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进行信息公开,共发布政府公开信息3603条。在优化便民服务中,启动了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为320人办理了身份证异地换领和补领手续。同时利用村(居、社区)现有办公场地,设立了124个便民代办点,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在优化“区长直通热线”服务中,采取直接交办、领导批办、跟踪催办等措施,加大了区长直通热线办理力度,今年1至6月份,共办理市、区长直通电话217件,答复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