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青原冬修不一样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94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2月28日 11:04

□刘茂林

冬春,水利建设大好时机。近日,笔者走进青原区,一股浓浓的冬修热浪扑面而来。走马工地,只见堤防加固、沟渠整治、河流治理、水库建设,无不体现生态理念,彰显生态之美,这与以往大不一样了!

“突出文化韵味、彰显生态之美,以景区标准推进生态建设,真正把青原全境打造成环境优美、文化厚重、业态丰富、配套完善的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青原区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2016年以来,青原区以实施河长制为契机,全面推进水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努力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

全线建设水工程

1月11日,冬雨绵绵,气温陡降,但稠塘湖水库却是一派热闹场面,七彩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水库竣工仪式如期举行。据悉,2016年,该区投资509万元,对稠塘湖大坝、溢洪道进行全面加固,建设水景观工程,成为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是青原区全线推进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冬今春,该区水利建设呈现争资争项额度超历史、投资规模超历史的新特点,争取资金2.379亿元,同比增长294%,开工建设水库9座、中小河流2条、山洪沟3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5处,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600亩。

全域治理水环境

水利建设轰轰烈烈,水环境治理也衔枚疾行。实行“一旬一督查、一月一公布、一季一调度、半年一小结、年底交总账”的工作机制,该区区、镇、村、组四级联动,全面打响水环境治理攻坚战。

向农村垃圾开战。该区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要求,落实村级保洁员1300人,配备垃圾桶1.3万个、清运板车1280辆,对全区1200个自然村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扭转“垃圾围村”的乱象。

向农业面源污染开战。该区全面普及绿色控害技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5400多盏,覆盖农田面积20万余亩,年均少打农药3次以上,至少少用农药60余吨,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该区实行红线管理,划定工业企业生产污水排放不达标一律关停、城镇生活用水排放不达标一律限期整改、农村禽畜粪便处理不达标一律拆除3条红线,严控污水排放。目前,该区主要河流、供水水源地水质均达Ⅲ类水以上。

全面修复水生态

近日,笔者来到富水河畔,只见一条景观拦河大坝牢牢地锁住上游来水,富水河开始丰润起来,水变清,岸更绿,沿岸山水园林乡村建设初具规模。

2016年以来,该区注重水生态修复与全域旅游景区建设相结合,把水利工程当作景区景点精心打造,成功将青原禅溪打造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连通门塘水系,把富田镇、渼陂千年古村等创建为省级水生态文明镇村建设示范点;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依托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天玉逸乡园、富渼生态旅游基地等生态产业园。

据介绍,去年,该区按照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高标准编制了全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建设七大类57个水利项目,力争到2020年,河库水域面积保有率3.76%,自然岸线保有率9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如今,一幅“六山醉美城乡、三江秀映百里,库塘天水一色、人水和谐永续”的美丽生态画卷已在青原跃然呈现!

顶:4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9 (2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3 (30次打分)
【已经有28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优环境 强服务 青原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 下一篇:青原再造高标准农田 将新增建设面积0.8万亩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