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构建“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青原讯(彭生苟、宋士兰)青原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28万人,其中空巢老人约0.6万人、失能老人约0.28万人。多年来,青原区一直把养老服务工作当作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服务供给、社会保障、政策支撑、需求评估、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青原荣获全省“十二五”期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县(市、区),邓家社区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涌现出河东敬老院院长王克华、渼陂景区讲解员邹小英等一批“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搭平台,推进公办机构养老服务品牌化。该区多方筹措资金,对农村敬老院功能服务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监控保障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建成省级三星级敬老院4所、二星级敬老院4所。同时,投入资金2600万元,建成“三院合一”的综合性福利院1所,新增床位400张,可满足城乡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品牌逐步形成。已成功改造邓家、天和、梅苑和天玉镇临江社区旧社区办公大楼2500多平方米,建成集老年人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为一体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日间照料室、医疗康复室、阅览室、棋牌室、娱乐室等场所,增加老年人日间照料床位30余床;改造完善新圩炉下村、值夏芳洲村、天玉流坊村、富田横坑村旧村部、旧校舍近2000平方米,建设成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休闲、情感交流、日间照料的活动场所,改造了“全托室”26间、“日托室”8间,为农村中的特困分散供养五保户、空巢、孤寡老人提供全托、日间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
贴民心,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多样化。出台《青原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三年实施方案》,结合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共建帮扶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在城乡社区中广泛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并按照规模大小分别给予3万元至20万元的建设补助。5年来,全区已建成规范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颐养之家13个、农村幸福院27个,发动民间资本建设生态养老公寓1所,发展从事低偿服务的个体工商户500余家。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既不离乡也不离家的养老服务需求。
添活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为适应现代养老服务需求,转变养老服务观念,该区积极落实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各类托老养老服务机构,新建天伦之乐生态养老公寓1万多平方米,可新增床位300张。同时,积极探索敬老院转型服务试点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努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新圩炉下村、值夏桐坑村等一批“老年协会+居家养老”的机制已基本形成,成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休闲、情感交流、日间照料的活动场所。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仅靠上级拨款、社会力量捐赠来应付服务开支,一旦失去扶持,服务就难以继续。针对这种现象,该区在邓家社区开展民间集资换取服务,只要老人将10万元资金交与社区投资运作5年(5年后归还本金),可终身免费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