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回眸
原标题:改革“红利”惠民生 ———青原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回眸
□肖和平、彭生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的浪潮激荡青原,该区决策者按照上级的“顶层设计”,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下好“一子落而全盘活”这盘棋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红利惠泽广大群众,呈现出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
从“管理”到“服务”转变,“大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自2013年底开始,青原区对原有四个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形成以省级开发区———河东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下辖新工业园、富滩工业园“一区两园”的发展新格局,香港同业集团、德同电子产业园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实现了上市公司引进、央企入赣的新突破。
该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所有人员竞聘上岗、末位淘汰,从“管理者”变为“服务员”,机制一新换来企业高效生产的新天地,7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和1434套公租房及3.2万平方米的园区职工服务中心,以及园区行政服务中心、金融购物中心、员工技能培训中心、体育休闲中心、工业展示中心5个中心及园区幼儿园、医院、供电所等服务配套建设全部竣工使用,园区功能从“无为化”到“全能化”创新。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目前,青原工业园区亿元以上项目65个,园区企业达19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企业已经增加到52家,实现税收同比增长达到135%。
从“单打独斗”到“一带四景”融入“大景区”开发如火如荼
青原旅游资源富集独特,“红古绿”交相辉映,但体制机制不顺、市场活力不够、营销手段不活成为制约青原旅游发展的“瓶颈”。
青原区从打“单一拳”走向“组合拳”,从做“观光游”走向“体验游”,从重“常规化”走向“旅游化”,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该区探索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旅发委,率先实行区旅发委兼职副主任制度,率先在青原山、渼陂、富田和东固四大景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率先实施与全国知名旅游投资运营公司合作开拓运营管理新模式,率先建设了智慧旅游平台探索网络营销新途径。
在“五个率先”的引领下,青原“大景区”旅游开发如火如荼进行,通过青东公路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穿针引线”,把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和沿线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景观廊道、山水田园有机融合提升,实现了青原景区景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打独斗到合力攻坚的华丽转身,走进青原皆是景的美好格局沁人心脾。
据悉,该区已成功创建3个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和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目前,青原山景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已公示,还与吉州窑联合创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现代农业示范园、富滩丹村蜜柚基地、天玉逸乡园等精品旅游示范基地异军突起,采摘体验游成为青原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小马拉大车”到“三驾齐驱”前行,“大乡镇”建设活力四射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纵横交错;街道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广场上人潮涌动,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田野里、山坡上硕果累累,丰收在望……青原区扩权强镇试点镇里,美丽乡村中享受改革新生活,百姓的脸庞写满了幸福和喜悦。
去年以来,青原区以富滩、值夏、富田被列为全市扩权强镇试点契机,做好“扩权”“强镇”“富民”三篇大文章,从“小马拉大车”到“三驾齐驱”,城镇形态、功能、产业和环境上演了华丽嬗变。
扩权上,他们按照“有法可依、能放则放”的原则,采取直接放权、委托执法、联合执法和派出机构四种形式,根据试点镇发展需要,充分赋予财政收支权、行政审批管理权、计划单列权和经济社会发展权共28项内容。强镇上,以建设城市的理念打造小城镇,坚持规划引领,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试点镇总规修编及20户以上自然村规划编制;坚持基础先行,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完成了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建设一个客运站、一个公办幼儿园、一批公厕、一套天网工程等建设目标,村镇建设美景如画。
城区通城市公交、镇村跑农村客运。该区采取“主线+支线”的模式,以青东公路为轴线,拉开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序幕。目前,与所有镇村、景区景点、园区企业、示范基地串珠链接起来的一体化交通网,编织着群众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