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神山
□本报记者张建华、潘虹莉
2月4日,记者来到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看望和慰问当地村民。
伫立村口,只见这个小山村被一层薄雾笼罩,宁静安详。流水潺潺,树木葱茏,路面洁净,红灯笼和各种门店招牌甚是耀眼。说起两年来的变化,村民们争先恐后。老支书彭水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我当村支书的时候,那都是泥巴路,咱山沟沟里压根没人来。这几年进村的路修得又宽又好,桥也架起来了。去年一年就接待了近22万名游客。”
“以前下雪天,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会不停漏水,现在政府都帮我们修好了,房子外观也变得好看多了。”
……
新任的村支书彭展阳“总结”: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他如数家珍:村里有了野生茶叶和果业种植2个合作社,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工资;12家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吃上旅游饭,土特产变成“俏姑娘”了;涌现了致富能手左香云、脱贫先锋彭夏英等好几个“名人”。
“从来没想过,我们这山村两年会有如此脱胎换骨的巨变,成了人间桃源。去年,我买了一辆价格12万元的小轿车。一家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真是打心底开心。村民们也有了尊严而体面的生活。”左香云自信而从容。“下一步,我们要乘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春风,让神山持续发展。”
时值旅游淡季,村民会不会被严寒直逼只围火炉闲聊或沉迷麻将等娱乐呢?63岁的黄甲英说“忙着呢”。她领着记者转到山腰。只见,几位“送春联”的书法家们正满腔热情挥毫泼墨。一个小伙子拿着一副自拟的春联向记者展示:亲山近水家园更秀美,致富创业幸福再升级。一场自发的以“走进新时代踏上小康路”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演出正热闹上演,两条草龙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仰、跳、摇等多种姿势,用这当地的民俗迎接着立春的到来。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这是旧时人们对于立春的定义。记者赴这场立春之旅,看到了神山村百姓谋的不仅是农耕之事,更盼的是南来北往的游客,想的是农旅结合再提升。
明丽的阳光照进小山村,更显得喜气吉祥。山上的残雪渐渐消融,春到神山。在浩荡的春风吹拂下,昔日的贫困如残雪般终将消融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