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梦想 她全力以赴 ——新干寒门学子聂晓逆境中坚强成长
新干县的聂晓今年以611分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这一好消息给聂晓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忧愁。父母双双患病,家中以种地为生,收入拮据,上大学的费用对聂晓来说像是重担,压得她无法喘气。昨日,记者采访了聂晓。
父母双双患病,家中收入微薄
聂晓的父亲即将进入古稀之年且身患残疾,为聋哑人。不仅如此,胃痛、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神经压迫等病痛也“找上”了年老的父亲。聂晓的母亲患有严重的鼻炎,仅50岁出头的她十分消瘦。因母亲的智商也有一定的欠缺,故无法出去打工,只能在家照顾父亲和帮衬父亲在地里干活。
在家务农的收入是单薄的,加上父母治病的开销,导致聂晓家没有积蓄,只有一座破旧的老房子和几亩田。但聂晓从来没有埋怨过父母,她认为若有幸与优秀沾边的话,那么这一定归功于父母。无论是她的性格、品质还是学业都是他们潜移默化的结果。
学习发愤图强,做家中顶梁柱
尽管聂晓家中贫困,无法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但聂晓发愤图强,在学习中投入百分百的努力,她心中牢记着要考上好大学,早日为父母分忧,向父母尽孝,让他们安享晚年。在班上,聂晓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与同学老师相处良好。老师在学习上指导聂晓,在生活上也是聂晓的知心朋友,还尽力帮聂晓争取学校的贫困补助。在学校,聂晓认真学习,在家中,聂晓撑起一片天。
聂晓读六年级时,其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便选择随亲戚外出打工。那时,小小的聂晓开始管家,合理安排生活支出,每次住校回来会给妈妈充足的生活费并买好油米,安排好家中的一切再安心回校。高中期间,聂晓每个星期都要请假回家一次带父亲来新干县城做针灸,为其减轻病痛。
高考金榜题名,打工赚取学费
无数个挑灯夜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聂晓考入了南京理工大学。入学费用成为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让聂晓的大学之路困难重重。高考后,聂晓选择外出打工,为父母分忧,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一部分学费。 聂晓现在在广东中山的电热科技公司打工,每天从上午8时工作到19时,有时甚至加班到21时。虽然辛苦,但聂晓从来没有喊过累,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聂晓一直为之努力,想考上好大学,学到真本事,早日回报父母。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18岁女孩圆梦大学,请致电本报社新闻热线15207961110、2199110。
学子档案
姓名:聂晓
籍贯:新干县
高考分数:611分(理科)
录取学校及专业: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类
记者张苡歆、实习生胡嘉玥/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