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项目“转型升级”带来意外收获 喜看新干三湖联圩助力乡村振兴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10票  浏览398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1月10日 10:40

江西吉安网讯(记者张建华、贺晓梅)重大工程“意外转型”,描绘出一幅不一样的乡村振兴画卷。昨日,记者在新干县采访时发现,本是为防洪保收、水土保持、保护安全而建设的新干三湖联圩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却“意外”承载了乡村振兴的新功能,激活了乡村种种元素,给受惠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全新变化。

何为“联圩”?即通过筑长堤防,将众多小圩联并起来,提高防洪能力,是治水的有效举措。新干自2012年开始,分年度将赣江、袁河、金滩溪三条河流的防洪圩堤联合并接,除险加固,全线长54公里,是保护耕地面积近11万亩、保护人口11万余人的国家重点堤防,属我省首批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治理重点项目之一;是全省堤坝最长、受益农田面积和人口数量最多的惠民工程。项目目前已接近尾声,今年将全面完工。

6年持续发力终成正果。“直观变化最大的是路通了。”村民们所指的路是所有堤防全部修通了6米宽的堤顶水泥路。原来大部分村庄不通路,堤顶宽不过2米,坑洼不平、崎岖难行,村民去趟县城,最近的一个来回要8个小时。很多人都不愿出门,关在家里靠天吃饭,收入极低。谁能想到,一通则百通!联圩后,村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变得频繁而广泛,村民外出务工收入日渐厚实,“路好走,路程缩短三分之一”使得去县城已是“家常便饭”;如画的自然风光走出深闺,吸引了摄影爱好者、背包客、自驾游客等纷至沓来;沿途村庄热闹起来,小生意和农家餐悄然 “探出脸来”;当地的一些土特产,也“长了翅膀飞起来”。

项目实施后,对当地村民带来的其他变化有点始料未及。项目已“转型升级”,少样功能如今变成了多样功能,扮演了乡村振兴新“角色”,辐射到了沿河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产生“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生活方式”“项目+产业发展”等明显的溢出效应。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集防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新路。

因堤防防洪标准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多年来沿途不再受洪魔“骚扰”,村民安居乐业,衣食无虞。三湖镇滩头村朱家村小组村民肖四腊说:“原来房子想建不敢建、庄稼想种不敢种,现在大家都格外勤快。”采访中,总有村民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儿有个葡萄基地去年挂果了,那里2000亩的白莲基地搞起来了,车前草等中草药也种起来了……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带动着村民增收及当地经济发展。三湖联圩工程,成为了真正的“民心工程”。

顶:6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9 (3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7 (36次打分)
【已经有28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全力做好“防治、监测、打击”三篇文章 新干加大生态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 下一篇:新干新造万亩丰产田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