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让贫困户“有班上”
新干讯(李细兰、李建军、黄美云)日前,笔者在新干县溧江镇鹭溪村看到,乡村公路上不仅没有白色垃圾,更没有落叶和烟头,整个路面干净整洁。这正是村里保洁员李兵的“劳动成果”。50多岁的李兵因病致残,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村里为解决他的脱贫问题,安排他从事村里的保洁、绿化工作,每个月村里有600元工资,县里还有300元的补贴。对于这份“正式工作”,老李表示,一定好好干,为家里减轻负担。这是新干县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的一个缩影,全县共开发的84个公益性扶贫岗位已全部安排贫困户培训上岗。
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班上”,新干县通过引导贫困户参加农业合作社、进园区企业和就业扶贫车间务工、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稳定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全县有就业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10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有1055人通过就业帮扶实现了“有班上”。
新干县溧江镇湾里村的建档贫困户刘勇今年格外忙碌,因为家里不仅种了10亩田,农闲时他还到村里的明珠竹木夹子厂上班“赚外快”。原来,今年该村返乡创业者汤细儿在镇里的引导下,在村里办起了操作简单、劳动密集型的明珠竹木夹子厂扶贫车间,让村民们赚钱顾家两不误。“现在一天可以多赚30块钱。”刘勇高兴地告诉笔者。
在就业扶贫攻坚战中,新干县积极引导本地加工型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加工点),把一些技术要求较低、适合中老年人或残疾人工作的工艺设在扶贫车间,重点招引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业。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就业扶贫车间三年内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近60%的补助。在扶持政策的牵引下,目前,该县三湖镇湖坪村协富电子厂、大洋洲镇璐壹达箱包厂、溧江镇明珠竹木夹子厂等企业纷纷在乡村设立了扶贫车间,吸纳了32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
同时,为把岗位送到贫困户手中,新干县依托盐化、箱包、机械、电子、粮食加工等企业,筛选出适合贫困户就业的工作岗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岗进村”“送岗入户”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贫困户与用工企业取得联系,安排上岗就业。同时,为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该县就业局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以美丽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和家庭服务业为主题,围绕“农家乐”“漂流旅游”“家政服务”等具有地方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扶贫就业培训,激发贫困户对就业创业的激情,拓宽就业渠道。